“十四五”河南新增经营主体367.5万户 总数达1148.7万户,全国第四

2025-10-1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全省新增经营主体367.5万户、经营主体总数位居全国第四、授权128家企业使用“美豫名品”公共品牌、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64万件……10月1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亮出“十四五”以来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成绩单。

“十四五”以来,我省聚焦落实“两高四着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当好经营主体‘娘家人’、统一大市场‘构建人’、消费者权益‘代言人’、优化营商环境‘责任人’”的工作理念,统筹打好“强主体、提质量、稳秩序、保安全”组合拳,推动“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龙湖金融岛内,时尚与繁华交织

发挥牵头作用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作为中心工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与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谈会的重大机遇,向市场监管总局争取了“筹建国家级中心、争创国家级试点示范”等3类、15项支持政策。

同时,在全省牵头开展“企业无感迁移、一业一查、规范监管执法”三大攻坚行动,推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优化帮扶举措

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把培育经营主体作为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先后制订《河南省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行动方案》《河南省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流程缩减20%。

纵深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信用修复服务年”等行动,联合金融机构推广“认证贷”,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营造了良好环境。

“十四五”以来,我省新增经营主体367.5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47%。截至9月底,全省经营主体总数达1148.7万户,居全国第四位。

注重强基固本 

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把推动质量提升作为利民之举、强省之策,推动出台《河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开展省长质量(专利)奖评选,授权128家企业使用“美豫名品”公共品牌。

加强质量强链、强企、强县建设,围绕156个产业链实施质量联动提升,指导中铁装备集团入选“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推动19个重点县(市、区)纳入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碳计量中心纳入全国“1+10+N”碳计量支撑体系;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7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023项,参与度达20.1%;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2.54万张,涉及获证组织3.64万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4%和47%。

坚持综合施策

服务创新发展更加有力

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体系,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请省政府出台《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商标和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工程,全省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9.64万件,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增至241个。

率先在全国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累计转让专利量突破1万件,企业备案专利数居全国第九、中部六省第二。

持续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实现县区一级全覆盖,相关做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广。

守稳筑牢底线 

安全监管形势稳中向好

始终以“零容忍”态度防风险、保安全,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3年行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3年行动等,全省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9.34%,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7.22%,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实现全省全覆盖。

同时,聚焦消费者诉求,持续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培育放心消费主体4.54万家,指导开封创新实施“放心消费险”,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全省12315消费维权系统累计受理消费者诉求1024.8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8亿元。

创新方式方法

市场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省着眼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加强监管制度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制定《实施“四张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规定》,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有力维护了监管执法的公平统一。

加强信息化支撑,试点打造“透明车间+数智冷库+可视厨房”智慧监管体系,全省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在95%以上。

提高信用监管水平,优化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实现对全省334万户企业、789.8万户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全覆盖,切实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有效性。

本报记者 李爱琴/文 李新华/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王洋 统筹:赵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