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郑州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3万户

2024-03-0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2023年,郑州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3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超200万户;2024年底,力争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稳定在200万户以上,且质量有序提升……3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亮出2023年市场监管成绩单,并安排部署2024年市场监管重点任务。

2023年成绩单

经营主体总量超200万户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商事登记“一件事”改革。

更新完善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工具箱”,围绕重要项目落地,积极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实施“容缺受理”,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落实。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84件;强化涉企收费治理,服务企业减负120万元。

2023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3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超200万户。

全省质量考核连续多年被评为A等级

质量工作在全省年度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等次。

建立郑州市四级政府质量奖培育机制,入库培育企业110家。推进政府质量奖评选,郑州磨料磨具磨削有限公司获评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我市6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评定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16家。

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制订188项,郑州标准话语权持续增强。全年获批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9项,21个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通过验收,推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17个,全省遥遥领先。批准发布郑州市地方标准33项,地标委员会累计20家,其中8个领域标委会为全国首创。加强认证市场监管,全市获证组织1.1万多家,证书3.8万张,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列第8名。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9.57件

建立郑州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资源基础数据库,成功申请“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全市有效商标拥有量达68.4万件,连续多年位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首位。

首次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146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库,入库企业226家,服务知识产权质押项目50项,融资额5.55亿元。会同郑州银行、郑州技术交易市场上线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知易贷”,为科技企业“主动造血”。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市7家企业获得优秀奖。

目前,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万件,专利授权量3.68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57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24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9.6件。国家、省市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强企23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98家,知识产权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认定培育各类放心消费单位1.6万家

牵头全市“双随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抽查任务2300多个,跨部门抽查任务494个,抽查对象8.7万户,实现精准监管目标。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归集信息1200多万条,位居全省第一。推进信用修复,全年移出、修复相关信息92万条。

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全市建成ODR企业2098家,“五进”站点1466家,认定培育各类放心消费单位1.6万家。全年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诉求72.4万件,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

完成药品进口备案48个品种货值3.6亿元

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录入平台包保主体16.5万户,包保干部1.25万人,督导完成率100%,居全省首位。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市局“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持续拓展郑州药品进口功能,提升备案业务水平,完成进口备案95个批次48个品种,货值3.6亿元。

2024年新蓝图

经营主体质量有序提升

2024年,将持续推动市场监管领域电子证照归集,探索“一照一码”改革和市监领域证照联办、联变、联销便利化改革,推进“一照(证)多址”等改革,探索注册登记制度,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

强化涉企收费治理,推动降费减负政策落实落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容错机制,规范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列入和移出工作,推进信用监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减轻企业信用负担,推进全市经营主体量的科学增长和质的明显提升,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稳定在200万户以上且质量有序提升。

重点培育3家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

统筹推进全市各级各领域质量提升和质量发展工作,市政府质量工作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持续保持A级等次。持续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育首席质量官2000名。对首批命名的10家企业卓越绩效孵化基地、100家入孵企业进行常态化质量帮扶。加强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重点培育3家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培育10家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培育30家企业或组织争创河南省“美豫名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好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2024年争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力争5个以上在建项目通过验收。新增市级标委会2个以上,全年立项发布地方标准不低于15项。持续开展百城千业万企提升专项行动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力争推出2家以上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

全市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超过69万件

完善高价值专利评价激励机制,力争2024年郑州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1件。

加强质押融资项目库、“白名单”动态管理,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确保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金额或者项目数增长5%。

加快推动商标品牌指导站高质量建设和规范化运行,2024年全市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超过69万件。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信用规则关联应用率超90%

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深度融合,力争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信用规则关联应用率超90%。

深入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实现信用数据在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业务系统间的按需共享。

深度融合“互联网+监管”等技术手段,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三条网络餐饮标准化管理示范街区,争取各县市区都建成一条具备地方特色的餐饮示范街区。

推动食品销售安全“四化”建设完成率100%

持续推动食品销售安全“四化”建设完成率100%。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完成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覆盖评价。持续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年均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

提升药品进口口岸备案服务水平,推动增加生物制品职能的申建工作,努力争取首次药品进口职能。支持助推我市410家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扩大产能,高质量发展。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爱琴 通讯员 黄卫芳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