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花Young非遗游园会”为主题的非遗文化市集在郑东新区龙湖里商业街区一层盛大开启。由豫见青年与龙湖里街区联合打造的这场文化盛宴,通过年轻化的表达、创新化的设计和场景化的体验,让非遗真正走进每个人心中,让市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
豫见青年创始人张泽馨告诉记者:“本次活动共邀请了30多家非遗商户,日均客流量达到7000人次,是平时的两倍还多,我们也想给周边居民提供国庆期间更加舒适的非遗体验。”
活动现场,非遗与现代商业街区完美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步入街区,传统灯笼与现代灯光交相辉映,非遗手作摊位点缀在时尚店铺之间,形成一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家非遗商户纷纷拿出精心准备的“双节”主题作品,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在非遗花馍传承人张师傅的摊位前,“福满中秋”礼盒引人驻足。柿子造型寓意“事事如意”,樱花图案象征“繁花似锦”,莲花代表“好运连连”,鱼形花馍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张师傅介绍,这些花馍全部采用南瓜、菠菜、紫薯等天然食材和面,配以豆沙、枣泥等健康馅料,通过发酵工艺制作而成,既保留了传统技艺,又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
有不少年轻女孩被精致的宋锦饰品所吸引,宋锦摊主程老师耐心地为每一位客人讲解宋锦,也介绍自己的中秋作品——《玉兔海棠花》。她提到,玉兔象征月宫灵物,海棠花寓意富贵吉祥,两者交织的纹样传递着中秋团圆的美好寓意。她还特别介绍道,明代就有根据节令更换服装的习俗,中秋时节穿着玉兔海棠花面料制作的马甲、旗袍等,既应时应景,又彰显传统文化特色。“我们特意设计了适合年轻人穿着的宋锦马甲,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唐锦摊主孙女士告诉记者,唐锦是中国唐代丝织工艺的巅峰代表,其技艺与纹样承载着盛唐的文化开放性与艺术创造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唐锦的核心工艺是“纬线显花”,取代前代的经锦技术。100%优质桑蚕丝织就的锦缎上,繁复的花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与宋锦的含蓄典雅不同,唐锦在色彩和图案表达上更丰富多彩,华丽气派,富贵奢华,完美契合了“双节”的喜庆氛围。
一位年轻的游场者兴奋地讲:“没想到家门口能有这么精致的非遗展,我不仅买了花馍,还看了宋锦、唐锦传统面料,感觉传统文化好美。”非遗花馍传承人张师傅分享了集市体验:“作为花馍手艺人,集市体验是一场‘手艺被看见、文化被触摸’的鲜活互动。捏制时总会围起小圈子,从孩童好奇‘这老虎能吃吗’,到长辈感慨‘好多年没见这么地道的花馍了’,每一句询问都是一次文化科普。”
“花Young非遗游园会”将持续至10月6日,为市民展现丰富的文化盛宴。在这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的黄金假期,非遗与现代商业街区的完美融合,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为周边市民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
记者 黄栖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