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郑州晚报财金周刊 | 主题邮局:方寸之间逛郑州

2025-09-2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月饼上新 简约成主流

中秋将至,月饼市场升温。今年月饼市场特色明显,健康低糖月饼走俏,创意新款不断出现,简约包装成主流。

巧克力流心、抹茶红豆、海盐芝士……近日,走进百荣世贸商场C座,琳琅满目的月饼让人目不暇接,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月饼类商品集散中心,这里正在举办第八届中秋月饼展销会,麦尚、日威、稻香村等月饼品牌齐聚,带来花样繁多的月饼品种,一场“舌尖上的中秋盛宴”吸引多地商家前来选品,也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记者在现场看到,传统口味月饼依旧占主角,如经典的五仁、豆沙、蛋黄等月饼,凭借醇厚的风味,深受中老年消费者喜爱。“家里老人爱吃豆沙和五仁的,每年都会买。”前来采购月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传统月饼占主流,创新口味也层出不穷,满足年轻一代追求新奇味蕾的需求,如巧克力流心、抹茶红豆、海盐芝士等融合口味月饼备受年轻人青睐,友利来推出的荔枝果味冰皮月饼,外皮软糯不黏牙,咬开后荔枝果香浓郁,成为今年新亮点。

这一说法在市内的超市、烘焙店也得到印证。9月22日,在仟吉蛋糕店王府井店,各种月饼被摆在显眼位置,其“减法”月饼尤其引人注目。“减法月饼,减少了糖分,用更自然烘焙的方式,将节日传统与新鲜健康结合,让月饼回归食物本身,很受消费者欢迎。”仟吉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月饼包装材料不应使用贵重材料,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包装成本不得高于产品售价一定比例,且不得与高档酒水、茶叶等其他商品混装销售。

随着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和消费者节约环保理念的深入,今年月饼包装“瘦身” 明显,月饼礼盒基本以简约、轻量为特点,豪华繁复、过度包装的月饼礼盒较少见,中秋月饼市场正朝着简约、绿色、健康、亲民的方向发展。

包装简约,价格也更亲民。在百荣世贸商城,主流月饼礼盒价格200元以内的居多,散装月饼价格更是实惠,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由于减少了过度包装成本,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商家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品质上,消费者能够以更加合理的价格购买到优质月饼。”商场内一经销商告诉记者,今年无论是家庭日常食用,还是走亲访友馈赠,都能轻松挑选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记者 李爱琴 



以“链”为纲,以“融”为脉,产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车轮驱动的新枢纽“郑”崛起

中原腹地,天地枢纽。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正以“车轮上的速度”重塑产业坐标,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澎湃浪潮中,郑州汽车产业以“链”为纲、以“融”为脉,不仅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更成为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战略布局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跃升”

近日,郑州重磅发布十大攻坚方案,全力推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六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六大未来产业,加速构建“总部+基地”“总装+配套”跨区域协作模式。重点推动郑汴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比亚迪郑州基地、上汽河南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进度,打造全国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

去年,郑州市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产业继续提速,形成“整车制造—核心部件—智能网联”全链条布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1月至5月全市汽车出口额达141.5亿元,电动汽车出口同比激增243.6%,比亚迪5月出口量创历史新高。郑州,正从“铁路拉来的城市”迈向“车轮驱动的新枢纽”。

龙头引领 比亚迪的“河南速度”与“链式生态”

比亚迪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换挡提速注入强劲动力。目前,郑州比亚迪基地每50秒下线一台整车,每3秒生产一只电池电芯。2023年投产至今,累计产量突破100万辆,贡献产值超1700亿元,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0%以上。这一“龙头”带动河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70万辆,跻身全国前十。

项目落地之速令人惊叹:2021年9月比亚迪项目落户航空港区,37天开工、17个月投产,创下行业瞩目的“河南速度”。更关键的是,比亚迪不只带来“一个厂”,更带动“一座城”。以比亚迪为链主,航空港区已集聚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形成“原材料—核心部件—整车—智能网联”完整链条,产业链从“串珠成链”迈向“聚链成群”。

航空港区以“硬平台”支撑“软联通”:郑州国际陆港拥有30万㎡仓储、50万㎡场站,可存储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配件;中欧班列15天直达欧洲,通达40国、140城。配套建设法国埃顿等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全球名片 宇通客车的“出海范式”

备受瞩目的第35届非洲国家杯足球赛事将于2025年12月21日在摩洛哥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内外重大赛事与盛会的“常驻嘉宾”,宇通客车以723台高端定制公交,为本届非洲足球盛事期间的公共交通网络提供核心运力。宇通再次于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并一举成为“服务本届非洲足球赛事规模最大的客车品牌”,同时创造了“中国品牌在非洲最大单笔客车订单纪录”。

9月12日,宇通客车在新能源厂区内隆重举行了“摩洛哥723台宇通公交首批车辆交付仪式”。

摩洛哥合作伙伴安玺励表示:“宇通,全球领先的客车制造商,这不仅是一段合作,更是一座跨越地域、连接世界的桥梁。”宇通客车高端及海外生产总监邸贝则强调:“这不仅是一次产品的交付,更是宇通全球化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是我们与摩洛哥市场深度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深耕非洲二十载,累计销量突破23000辆,位居中国客车出口行业第一名,宇通已然成为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

2024年,宇通销售46918辆,营业收入372.18亿元,大中型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37.8%,全球市场占有率近10%。今年上半年,营收161.2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15.64%。累计出口客车超11万辆,成为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输出”的典范。

集群协同 产业链与统一大市场的“郑州实践”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全市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少林客车、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已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了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

近年来,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的产能不断跑出加速度,一个围绕上汽乘用车的汽车产业链生态也在逐步完善和持续发展。自2017年以来,上汽集团以整车厂、发动机厂为链主,顺利完成了60万辆整车产能、60万辆发动机产能及动力产能建设及投产,并带动全球云计算数据中心、软件中心、零部件集群、供应链物流、移动出行、金融及融资租赁、充电场站、新能源循环产业、动力电池等数十个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布局郑州。

截至目前,上汽集团在河南的累计投资已超过200亿元,生产整车超过200万辆,实现产值超千亿元。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大叙事中,郑州以汽车产业为笔,以产业链为墨,书写出从“地理枢纽”到“产业枢纽”的跃迁篇章。

车轮滚滚,向新而行;中原引擎,全速前进——郑州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的无限机遇。

本报记者 徐刚领



当“邮戳”遇见“文创”

主题邮局:方寸之间逛郑州

在数字化生活的今天,“一封信”的旅程似乎已成古典的怀旧。然而,在郑州,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破圈”重生,成为串联城市记忆、激活消费潜力的“文旅驿站”。从沉浸式体验戏剧文化的只有河南·幻城邮局,到欢乐互动的银基动物王国主题邮局,这些主题邮局不仅是邮政服务的延伸,更是传播中原文化的窗口,通过邮票、邮品与文化场景的创造性结合,在方寸之间展现中原大地的历史记忆、民生风情与现代活力。

方寸之间 邮局变身“城市会客厅”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黄土地的深处,只有河南·幻城邮局在延续传统邮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沉浸式体验、特色文创与多元互动,让游客在方寸之间深度感受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步入幻城邮局,浓郁的文化氛围立即将游客带入沉浸式的邮政体验空间。在这里,游客可以亲手在专属邮戳台精心盖印,将旅行记忆定格为永恒;或是收集特色纪念邮戳,完成一场别具意义的集戳之旅;现代科技元素的融入更添亮点——录制专属语音的有声明信片,让祝福以声传情。这些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不仅还原了传统邮政文化的精髓,更通过古今交融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亲手制作、盖戳留念的过程中,与中原大地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使每一张明信片都成为承载记忆的文化载体。

“我刚刚就在里面录制了一张有声明信片,感觉很新奇,下次有机会让我家里人也来体验一下。”大学生小赵说道。

此外,作为郑州首家咖啡主题邮局,幻城邮局开创性地将百年邮政文化与现代咖啡艺术完美融合。其标志性的复古邮政绿色外墙与现代感十足的咖啡吧台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独特的打卡场景。游客在此不仅能品尝到“只有河南”限定款美式咖啡,还可选购特色胶片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为打卡之旅增添文化韵味。

邮局门口精心打造的咖啡邮筒玩偶和复古“二八大杠”自行车,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特别设计的专属邮戳服务,为打卡体验赋予独特纪念意义。自2024年10月开业以来,幻城邮局已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迅速跃升为景区内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胜地,持续为游客创造难忘的打卡记忆。

欢乐互动 打造亲子文化新空间

今年初新开业的银基动物王国主题邮局以活泼可爱的形象出现在游客面前。该主题邮局运营后,便凭借其独特的动物专题邮政文创、书信戳记文化互动体验、特色邮政服务等,迅速成为市民、游客和小朋友们必去的打卡地,成为亲子家庭游玩中的重要记忆点,为文旅融合注入别样活力。

走进动物主题邮局,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邮局外观采用森林木屋设计,内部装饰色彩明快,各类文创展品吸引乘客的目光。憨态可掬的动物纸徽章萌趣十足,融合动物与集邮文化的立体邮折充满艺术魅力,还有造型别致的萌趣动物笔记本印章集、便利贴等特色产品营造出童话般的文创世界。

“这次带孩子来玩,本来还考虑给孩子买个什么纪念品呢,正好走进这个主题邮局,里面的明信片、动物造型邮戳,一下子就打动了我的心,太可爱了。”游客张先生说道。

据了解,作为河南省首家动物主题邮局王国,银基动物王国主题邮局巧妙融合了邮政文化与动物保护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空间。邮局内特别设置了文化空间图书角,精心陈列各类畅销儿童读物、科普杂志和邮政文化出版物,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阅读天地。图书角还特别设计了亲子共读互动环节,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知识、分享故事,在温馨的阅读氛围中增进亲子感情,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邮政文化价值。

银基动物王国主题邮局创新打造“邮政+文旅+活动”的运营模式,为传统邮政注入新活力,更为景区增添一抹亮丽色彩,让游客的游玩可以“留痕”,让游客的快乐可以“分享”。它以其独特魅力,成为郑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张名片。

“邮政+”战略 从服务到场景的嬗变

主题邮局的兴起,是郑州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成功实践了“邮政+”战略,将邮政服务无缝嵌入文旅消费场景中。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游客渴望深度、个性化、有情感温度的体验。邮政网络遍布全国,品牌信誉度高,又有独特的‘邮寄’功能,这是我们切入文旅赛道最独特的优势。”郑州邮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卖的不仅是一张明信片,更是一份‘可以邮寄的郑州记忆’。”

一次戏剧幻城录制专属语音的有声明信片的独特体验;一封盖有银基动物王国特别邮戳的信件。它们以方寸之躯,浓缩中原文化的厚重、黄河土地的温度、亲子快乐的时光,飞越千山万水,将厚重又鲜活的中原故事送达全球,在指尖传递间悄然完成文化的播种和情感的共鸣。

“每到一个城市,找到主题邮局盖上一个有当地特色的邮戳,比拍一张标准游客照更有意义。这是一种有温度的收藏,记录的是我独一无二的旅程。”游客小刘的话,代表了一批新兴消费群体的心声。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点评道,主题邮局巧妙地利用了其物理空间和品牌背书,将自己打造为文旅动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服务提供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内容创造者和流量聚集地。通过销售文创产品、提供特色邮政服务,它把过往的“一次性游客”变成了“深度消费者”,有效延长了文旅消费链条,提升了单客价值。从“绿衣信使”到“文旅先锋”,当一枚小小的邮戳,盖下的不仅是墨印,更是一座城市的热情与故事时,主题邮局所撬动的,已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文旅新经济蓝海。

本报记者 张倩


8月全市经济 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8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情况。8月份,全市上下紧抓实抓各项政策落地实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0.1个百分点。现代食品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等主导产业支撑有力,两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9%、10.0%,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6、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4.1%,高于全国全省,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民间投资活力较强,同比增长9.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3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照相器材等智能升级类产品保持活跃,时尚类消费增速加快,住宿餐饮消费回升向好。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355.0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5%。1~8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

记者 侯爱敏


我省3家企业荣获 “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9月23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本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大会颁布了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名单,我省“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此次获奖不仅是对3家企业追求卓越、深耕质量的充分肯定,也是河南持续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精准实施政府质量奖企业梯次培育的重要成果体现。

省市场监管局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向纵深发展。一是强化获奖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推广获奖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更多省内优势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带动全省各大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二是扩大培育对象范围,在聚焦大型制造业企业的同时,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力度,构建更加丰富的质量品牌梯队;三是深化专家队伍建设,扩充和优化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库,加强与国家级、省级质量专家的合作交流。

记者 李爱琴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