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活动暨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果媒体通气会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会议通报了“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深刻意义。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中国早期国家文明的重要关键实证,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新的阶段和新的发展高峰。自1955年发现以来,历经70载春秋,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孜孜以求,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与深入研究,逐步揭开了这座3600年前都城的神秘面纱,为我们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物依据和学术支撑。
河南省文物局考古处处长何军锋介绍,10多年来,考古探索持续推进,再添新绩:相继发现郑州商城供排水系统、郑州商城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塔湾古街商代制骨作坊、创新街小学铸铜遗存、夕阳楼商代祭祀遗存、体育场商代祭祀区、张寨南街陶礼器窖藏坑、书院街贵族墓地、塔湾古街唐代丛葬坑、唐宋金元郑州城城市遗存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郑州商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时空维度与历史价值,让大家对这座千年都城的认知更加立体、全面。
为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在河南省文物局指导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相关单位策划了“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四大板块活动,系统梳理郑州商城70年来的考古成果,深化夏商文明研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增强历史自信,传承中华文脉。
一是在2025年10月中旬举办“郑州商城与早期国家文明暨郑州商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将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围绕“郑州商城与早期国家文明”展开深入交流,推动夏商文明研究的国际化对话;
二是推出“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集中展示10多年来重要考古新发现,特别设立“国宝回家”单元,迎来杜岭方鼎的短暂回归,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早商文明的辉煌;
三是出版《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2010-2025)》,系统梳理15年来的考古成果,为学界和社会提供最新研究资料;
四是举办系列公众讲座。省考古院依托“华夏考古讲坛”举办9期主题讲座。从今年4月开始,每月一期,立足文明探源视角,多维度阐释郑州商城及相关学术前沿成果,构建系统性考古叙事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将“华夏考古讲坛”打造为常设性公众科普平台。
何军锋表示,通过这次系列活动,必将进一步彰显郑州商城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核心地位,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公众的历史认同与文化自信。诚挚期待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广泛宣传,让更多人走进郑州商城、读懂早商文明、传承中华文脉。
记者 左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