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日,郑州成了人才与机遇双向奔赴的“热力场”。9月23日的郑州奥体中心雨丝细密如织,带着前几日国赛技能比拼的余温,又盛满了职场机遇的期待——郑州市国赛专场招聘暨技能交流活动拉开帷幕。
这场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多部门承办的盛会,不仅是岗位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更让国赛淬炼的技能,真正化作了叩开就业大门的“金钥匙”。
活动现场,比亚迪、安图生物、三全、思念、好想你等308家优质企事业单位携946个岗位入场,人才需求超过10000万,部分岗位薪资超过40万元/年。近330名第三届国赛优秀选手及领队、50位技能大师参加技能展演和交流活动。
校企院所齐发力 新职业岗位“破雨出圈”
雨势稍缓时,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的展位前已排聚满了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博士后研究岗”的字眼被求职者们反复打量讨论。
26岁的湖南工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李哲裤脚虽沾了些泥水,眼神却格外坚定:“我研究方向是无人系统路径规划,想看看咱们北理工郑州研究院招相关岗位,特意提前半小时过来排队。”研究院招聘负责人一边接过项目手册,一边介绍:“我们带来4个核心研发岗,大部分是围绕智能无人系统与AI安全领域,月薪都在万元以上……”话音刚落,3名工科毕业生立刻递上简历,其中一位女生指着手册里的仿真数据说:“我做过无人车避障算法测试,您看有没有我适合的岗位?”“您可以先登记下,我们的岗位会根据工作需求不断更新。”
荥阳晔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展位则开辟了“无人机人才专区”,“无人机驾驶员讲师”“无人机运维师讲师”“无人机培训讲师”的岗位海报格外亮眼,引得求职者频频驻足。
“我们这次要招30名无人机相关讲师,需求量大,月薪基本在6000至8000,因为近两年低空经济让无人机专业的填报率大幅增加。”学校招聘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在一旁听着的22岁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生张强立刻举手:“我有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去年在老家帮农户喷过小麦农药,能应聘植保方向讲师吗?”随后,两人热烈交流。
沿着东侧通道往前走,更多“双向奔赴”的画面在雨幕中铺展: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的展台前,3位博士围着招聘负责人讨论“新型陶瓷材料研发”的声音盖过了雨声;郑州万通汽车学校的招聘桌前,李昊天的简历上“比亚迪4S店技术主管”经历,“高压电工证”“新能源汽车诊断师证”的复印件泛着微光。
技多不压身 多元人才“逐光”朝阳赛道
雨丝仍在飘落,但展位间穿梭的求职者从未停下脚步。他们中有背着双肩包的应届生,有提着公文包的职场人,还有揣着兴趣证书的“跨界者”,不同的身份、相同的期待,在这场招聘会上织就了“多元汇聚”的生动图景。
25岁的李东旭就是“跨界者”之一。这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文科毕业生,他告诉记者:“我专业是文科,但去年实习时接触到工厂的工业机器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利用下班时间报了线上培训班,跟着老师学编程和基础运维,还去工厂跟着师傅练了两个月实操,终于考下了证。”他指着照片里自己调试机器人抓手的画面,语气格外认真:“知道这里有智能制造企业招运维助理,虽然我专业不对口,但我有证书,特别想试试这个新领域。”
在体育场的一角,“就业政策咨询区”是雨中的“暖心驿站”。桌子拼接成一个圈,桌子上面摆满了《郑州市就业补贴申领指南》《社保缴纳常见问题解答》等宣传册,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求职者答疑。
“这半年来,咨询各种技能培训的人数直线上升。”咨询台的工作人员正翻着手里的统计台账跟围过来的几位求职者解释,台账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工种的报名人数,红色笔迹标注的“热门”二字格外显眼。
她指着“新能源汽车维修”那栏继续说:“像这个工种,很多都是之前干传统汽修的师傅,怕被新技术淘汰,主动来学新能源技术。还有养老护理,今年25到35岁的年轻人涨了不少,说看好养老行业的前景。”
指尖匠心引关注 老艺新生链百业
在技能大师展演交流区,各类技术展示和成果展出看得人眼花缭乱:展演交流区共设置了50个展位,传统技艺类、科技前沿技术类应有尽有。
郑州市传统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彦妍带来了她潜心制作的香品。“今日秋分,对应胃经,就有专门的适合保养的香品。”依据二十四节气和中医传统养生理论,她研发了制作了一款内含12款香的礼盒香,12款香对应12经络,应时而用,能起到预防疾病和舒心调气的作用。
此外,李彦妍的展台上摆满了各类香品文创产品——香珠手串、线香、香膏,还有和文旅产品相融合的古香冰箱贴、“香(想)一下,别太极(急)非遗盘香盲盒”等等。
“这是我围绕‘功夫郑州’城市名片打造的文创盲盒,包含九种太极拳造型,在传播香文化的同时兼顾年轻人偏好。”李彦妍拿起文创盲盒介绍道。
指尖传宋韵,非遗迎新风。在针织千年——区块链赋能非遗汴绣传承展台前,记者了解到现代技术是如何助推古老技艺迸发新的活力。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校企携手共建刺绣产业学院,针对企业蚕丝溯源难、定制沟通成本高、机绣质疑等痛点,以物联网 + AI + 直播 + 区块链技术破局。
“物联网能实时采集蚕房数据生成蚕丝 ‘数字身份证’,借助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全流程透明真实,构建起了客户与企业的全链路信任体系。”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展位负责人介绍。“我们提供AI 24 小时咨询与文生图定制服务,以直播呈现绣制过程。新科技助推更多人看到了汴绣的精美,也让千年技艺在数字时代焕新。”
记者 陶然 杨柳/文 马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