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 厚植营商环境,让“小个体”迸发大能量

2025-09-2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把企业从巩义搬到中原区,原来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通过网上申请,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跨区域迁移!”近日,在中原区政务服务中心,郑州一科技公司拿到崭新的营业执照,对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无感迁移改革连连称赞。

“许可证超期,不仅不罚我们,还亲自代办并送证上门,太感动了!”日前,某餐饮店负责人向市场监管人员打电话致谢。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不仅是绿城郑州深度融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果的鲜活体现,也印证着我市市场监管领域破壁垒、畅循环、激活力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需求,助力企业“无感迁移”,推动跨部门联合监管,坚持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并重,给经营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无感迁移+“保姆式”服务 让企业流动自由

“仅3天,我们就将分布在郑州的164家门店档案统一迁移完毕。”昨日,河南省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女士感慨道,企业便利迁移改革给大家带来了实惠。

近日,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岳女士仅提供了公司总部营业执照、分支机构变更表,就将覆盖郑州市16个行政区域的164家分支机构统一迁至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本级登记,实现该公司对分支机构的标准化整合。业务零中断,所有门店正常运营,这让岳女士真切感受到“无感迁移”之便捷。

企业流动彰显市场活力,畅通经营主体迁移渠道,是助力经营主体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以前,企业想要‘搬家’,需要先到迁入地办理准迁手续,再到迁出地办理迁出手续,等审核通过后,再将企业档案移交到迁入地,还需要办理公积金账户封存、税务迁出、参保单位划转等业务,迁入地、迁出地之间‘来回跑’‘几头跑’。”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传统企业迁移登记流程进行了颠覆性优化,推出“一次申请、一次办结、全程无感”的迁移登记新模式,即企业“无感迁移”改革。

该模式将“迁入申请、迁出申请、档案移交、变更登记”4个环节压缩为“迁入变更登记”1个环节,企业只需要向迁入地登记机关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同步完成迁移与变更的全部手续,彻底告别“两头跑”。

“所有流程均可在线完成,企业足不出户也能办理业务,还可以实时查看进度。迁入地登记机关受理后,通过内部系统与迁出地机关协调档案移交事宜,企业无需自行沟通,即可享受‘保姆式’服务。”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处副处长张妍妍表示。

与此同时,该局积极推动企业迁移涉及的税务、社保、公积金事项数据互通,将迁移变更信息同步推送至社保、公积金、税务等联办部门,形成信息互通闭环,实现“一次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整个流程下来,企业办理环节压缩60%,提交材料减少70%,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全流程办理时限压缩至6个工作日。

部门联合+信用监管 让企业轻装前行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对辖区内道路客运企业开展“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抽查,双方立足职责协同作战,采取实地检查、查看资料、现场询问等方式,对被查单位的登记事项、公示信息、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客运车辆合规经营情况、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高效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以前各个部门轮流检查,每年要迎接多轮检查,费时费力,现在一次联合检查就可以了,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业务本身。”说起跨部门联合监管带来的好处,郑州某单位负责人直呼更有干劲了。

让经营主体更好发展,就要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营造更加公平公正、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最大限度降低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市市场监管局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支撑和框架,深度融入“一业一查”理念与模式,加快构建以行业综合监管为核心、多部门协同联动的“一业一查”监管新格局。

实际操作中,市市场监管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科学制定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并结合“一业一查”新要求对监管事项与监管部门进行优化调整。其中,全市2025年度联合抽查领域优化调整10个、新增抽查领域7个,将群众关注度较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机动车清洗、殡葬、剧本杀、烟草等领域纳入部门联合抽查,并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朋友圈”,全市参与部门联合抽查的部门达到30个,联合抽查领域(行业)覆盖55个,实现部门联合抽查领域与部门双提升。

同时,率先在全省将信用监管规则运用到部门联合抽查工作中,在制定年度抽查计划时,单独设置关联信用监管规则,力求实现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抽得精准、查得有效”。截至目前,全市超70%的领域已运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手段。

刚柔并济执法 让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告知店主食品安全规范重要性、现场指导商户正确存放食材……不久前,在金水区一家新开业的食品商铺内,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发现部分食品原材料没有按要求离地冷藏存放,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执法人员没有立刻作出处罚,而是耐心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帮助店主当即完成整改。

市场监管,离不开行政执法,而执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更需要有温度的帮扶。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致力规范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行为,梳理编制市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从源头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聚焦行政执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行帮扶与处罚相结合的柔性执法方式,既依法行政,又“宽严相济、法理相容”。

比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整改,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给予商户一定期限进行整改,随后定期回访,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危害轻微并能及时改正的商户,坚持“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的原则,对企业免予行政处罚,让商户在感受到法律威严的同时,也体会到政府的关怀与支持。

“这份情意,我记下了!以后我一定严格管理,按时办理各项手续,依法依规好好经营!”今年7月份,中原区市场监管局在处理一起餐饮许可超期案件时,充分考虑首次违法、事出有因、相对可控等情况,不但决定“首违不罚”,还代为办证并送证上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执法的力度与服务的温情,也鼓舞了当事人的创业热情。

“‘首违不罚’不是放松监管,而是以更加温情的姿态,营造更加和谐有序、充满信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厚植沃土引凤栖,经营主体活力足。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设立经营主体25.24万户,目前全市共有经营主体219.23万户。随着市场监管领域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不断深入推进,郑州这座活力之城,正成为经营主体争相扎根的热土。

本报记者 李爱琴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