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丨探访郑州财经技师学院国赛备战现场

2025-09-0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天色微亮,郑州财经技师学院的校园还没有被完全唤醒,学院三届国赛备赛总教练陈初已经站在了实训楼的门口。她手里拿着一本训练日志,即将开始她的每日巡查。

郑州财经技师学院的餐厅服务项目曾在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蝉联两届金牌。今年,学院参加了三个赛项,分别是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餐厅服务(世赛选拔)、花艺项目。赛前 3-6 个月,陈初已经带领团队开始拆解上一届届国赛技术文件,为今秋的三届国赛做准备。如今距开赛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训练进入冲刺阶段,陈初的工作越发忙碌。记者跟随陈初的脚步,体验了这所学院备战三届国赛的日常。

“难点也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现阶段我们不再单纯追求完成度,而是看他们如何处理意外。”陈初边说边停在餐厅服务项目训练区。一名参赛选手正在制作创意咖啡,但今天抽到的食材却是他不熟悉的新组合。只见选手稍加思索就开始了创作,动作游刃有余。

陈初介绍,今年世赛餐厅服务需要现场盲抽原料创作创意咖啡、水果拼盘和开胃小食,十分考验选手的临场创作能力。“别看我们的选手现在对创意咖啡驾轻就熟,这都是日以继夜的练习换来的,”陈初低声解释。

花艺项目的训练场内更安静,只能听到修剪花枝和架构编织的细微声响,备赛选手正在进行模拟考核训练。当看到自己抽签模拟时抽到了“最角落工位”,选手有一瞬间的慌乱。“她应该是觉得角落光线不好影响操作。”陈初解释。但随后,场上的选手镇定了下来,抽出一枝花材开始修剪。

模拟考核结束后,记者询问选手为何能快速调整心态,她告诉记者:“我们之前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心理教练老师带我做了‘5分钟环境聚焦训练’,让我只关注工位照明优势和花材摆放区域,忽略其他干扰。”

“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从“5分钟环境聚焦”到“90 秒任务拆解法”,从“耐力训练”到“噪音干扰”,各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背后,是陈初和教练组对选手表现细致入微的分析。

下午,陈初召集三个项目的教练组开复盘会。没有空泛的表扬,更多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为什么选手在创意咖啡模块计时刚开始时动作会出现停顿?为什么花艺项目的选手再次遇到之前模拟过的场景仍不够冷静?国赛餐厅服务项目选手的斟酒动作稳了,但摆台误差能否进一步减少?

“问题不是批评,而是我们明天训练的方向。”陈初和教练们一起拆解每个细节,商讨如何把瓶颈转化为训练计划。有的需要加设干扰训练,有的要重新剪辑示范视频,还有的得协调后勤更换灯具。“我们的原则是把压力转化为可控的训练场景,而不是空谈放松。”陈初说。

“影响不止是一块奖牌”

晚餐时间,陈初没有离开学院。她端着餐盘坐到选手旁边,聊的不是技术,而是食堂的菜色、晚上的睡眠。在她看来,实现赛事服务“零失误”、选手体验“零投诉”、安全管理“零风险”也是备赛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为了让学生们吃得营养、住得舒心,学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赛项保障组。”陈初表示,“从训练器材的维护更新到宿舍空调检修,从防暑健康包到心理辅导课——他们几乎把所有可能影响备战的细节都提前想到了。”

她举了个例子:高温那几天,食堂一早就备好了绿豆汤和清凉包;学院根据赛事特点和需求还专门设置了安全/应急保障员。“选手们可能说不出具体是哪一项措施起了作用,但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稳稳托住的”。

这种全方位的保障,也反映在学院稳步发展的招生与就业态势上。随着学院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技能成才的道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特别是饭店(酒店)服务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率高达100%,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夜幕降临,实训楼的灯又一次亮至深夜。陈初结束一天的工作,透过窗户望向教室里仍在加练的选手。“现在已经有多家单位联系我们,想提前预定选手。因为他们知道,经过国赛打磨的学生,不仅技能硬,心态和职业素养更过硬。”

记者 魏滢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