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小朋友在体验非遗拓印
8月18日上午9时许,“2025第二届华夏手造郑州非遗文创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该活动从8月18日开始至20日结束,为期3天。此次活动以3000平方米的规模、丰富的非遗项目与创新形式,为郑州市民乃至各地非遗爱好者提供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非遗与文创的“双向奔赴”
华夏手造非遗展示馆作为全国首个以“非遗+手工+图书”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展馆,本届华夏手造郑州非遗文创展以“豫见非遗”为主题,汇聚了非遗文创、非遗养生食品、非遗饰品、高校非遗作品、大师级非遗技艺等多元内容。展会现场不仅陈列了豫绣、汴绣、南阳玉雕、汝瓷烧制等河南本土非遗项目,还引入了苏绣、蜀锦、景德镇陶瓷等全国代表性非遗技艺,形成了一场以河南非遗为主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
在“高校非遗展区”,来自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高校的非遗创新作品成为焦点,学生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如中药耳环、草药手环等,吸引了年轻观众驻足选购。
“这次展会的规模相比首届大了将近3倍,从参观者的人数和参展商的状态来说,非遗不是人们所认知的‘老古板’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郑州如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燕表示,展会通过“非遗+文创”的模式,让传统技艺以更贴近当代生活的方式回归公众视野,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在展厅内,一场独特的文化实验正在上演,非遗不再局限于“看”与“买”,而是通过商品、体验与讲座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一个“可触、可学、可思”的立体文化场域。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观众成为非遗的“参与者”,更让非遗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在“非遗表演区”,皮影戏、蚕丝表演、叶雕展示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观众不仅能欣赏技艺之美,还能参与互动体验。展会特别设置了“非遗手工体验区”,市民或者非遗爱好者可以亲手尝试制作手工药皂、布老虎、钩织以及拓印等传统技艺。当记者踏入布老虎手作比赛区时,已经有四五个参赛选手正在专心致志缝制着自己的作品,希望以自己最佳状态来应战之后的参评。
本报记者 黄栖悦/文 李新华/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