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抗战印迹 传承复兴力量 | 胶东乳娘 无私大爱筑起“红色摇篮”

2025-08-1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把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最后一滴乳汁留给乳儿、最后一件衣服留给乳儿——面对日军的“扫荡”,这是胶东育儿所保育员和乳娘们无悔的选择。

在乳娘事迹陈列馆,参观人员正在聆听乳娘事迹

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军层层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许多人不得不忍痛留下刚刚出生的骨肉,送给当地百姓代养。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在牟海县(今乳山境内)组建胶东育儿所,从周边农村选取乳娘哺育革命后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

如今,在乳山市崖子镇的田家村,曾经的胶东育儿所旧址经过修缮,变身乳娘事迹陈列馆,成为人们知晓乳娘故事的“时空隧道”。

乳娘事迹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当年的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就分布在田家村及周边的50多个村庄里。说是育儿所,百姓的家在哪儿,“所”就在哪儿。

乳娘姜明真哺育乳儿福星,日军“扫荡”时,为了不暴露行踪,姜明真抱着福星躲到了山洞里,含泪将自己10个月大的孩子放到了另一处山洞。敌机轰炸结束,姜明真发疯似的扒开炸塌的洞口,她的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回家后不久就夭折了。

乳娘佟玉英不仅哺育了乳儿王永胜,多年之后还帮助永胜和永胜的弟弟带孩子,将这份亲情延续下去;乳娘初连英把心血都倾注在乳儿身上,她给自己的孩子煮芋头代替奶水,对乳儿却呵护有加;乳娘矫曰志不顾自身体弱,连续十几次为严重贫血的乳儿献血,以命保命、无怨无悔……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对人民以命相救,人民对党以命相助,乳娘们的爱超越了血脉亲情,以无私大爱筑起“红色摇篮”,用“人在孩子就在”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大爱之歌。

扫码看视频

威海日报记者 李林 通讯员 刘延晓 刘俐辰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李佳露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