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7天确诊罕见基因缺陷肠病 多学科生死接力创造生命奇迹

2025-08-11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新生儿降临本应充满喜悦,但一些孩子却早早陷入病痛泥淖——反复腹泻、发热、营养不良、肠道溃疡甚至感染性休克,让稚嫩生命在起点就遭遇严峻挑战。日前,河南省儿童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消化内科、新生儿外科、血液肿瘤科、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极早发炎症性肠病重症患儿实施救治,并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其带来根治希望。

多学科密切协作,全力击退死神进击

患儿享享(化名)出生仅7天即出现反复发热、腹泻,病情急剧恶化。出生12天被紧急送入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经初步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并行基因检测。然而,生命考验远未结束。患儿3月龄时病情凶险复发,陷入感染性休克与重度营养不良的绝境,被再次紧急送入医院。

生命警报拉响!PICU团队立即展开生死营救,全力抗感染、抗休克,稳住了患儿岌岌可危的生命体征,为后续诊疗抢下关键时间窗。病因迷雾亟待拨开。南院区内科二病区主任、消化内镜专家王跃生迅速介入。通过内镜检查结合基因检测结果,最终确诊患儿罹患罕见的IL-10RA基因缺陷型肠病——一种因基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倒戈”、攻击自身肠道,引发严重炎症、溃疡和顽固腹泻的凶险疾病。

确诊后,消化内科团队迎难而上,主攻炎症控制与营养支持生命线。他们为患儿量身定制个体化方案:强力抑制肠道炎症,管理顽固腹泻,并通过精细化的肠内肠外营养的精密支持,全力纠正患儿严重营养不良,为后续治疗筑牢根基。

然而,尽管积极治疗,享享的肠道溃疡仍在持续恶化,并出现了危急生命的并发症。危急时刻,新生儿外科副主任潘登紧急为其实施“结肠部分切除术+肠造口术”,及时化解了肠道穿孔等知名风险。

挣脱基因“桎梏”,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儿迎来新生

手术解除燃眉之急,但要根治顽疾,必须修复基因缺陷导致的免疫系统根本故障。血液肿瘤科学科主任毛彦娜团队评估后确认,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治愈途径。随后,团队在中华骨髓库中成功为患儿寻找到珍贵的IL-10RA全相合健康供者。

移植之路险象环生。移植前,患儿反复遭遇严重感染、造口并发症等多重险情。医护人员24小时严密守护,家属倾力配合,共克时艰。最终,承载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成功输入患儿体内。

移植后,患儿病情逐步稳定,体重稳步增长,曾居高不下的顽固炎症指标显著下降。在多学科团队环环相扣的生命接力下,这个曾被罕见病魔推向深渊边缘的小生命,终于挣脱基因的桎梏,迎来真正的新生曙光。

这场跨越多个学科的生命保卫战,不仅挽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更彰显了现代医学在精准诊断、多学科协作和前沿技术应用上的强大力量,为罕见病患儿家庭点亮了希望之灯。

新闻链接

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家长:若孩子出现迁延不愈、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腹泻,需高度警惕单基因缺陷的可能性(此类病因占比并不低)。这类患儿救治关键在于“三早一精”:

早识别:密切留意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早诊断:借助基因检测等先进技术精准锁定病因;

早干预:启动全流程、个体化的疾病管理;

精方案:对特定基因突变类型,需尽早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必要性与时机,把握治愈窗口。

记者 邢进 文/图

分享到: 编辑:李佳露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