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豫剧近半个世纪,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连续多年关注戏曲艺术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等话题。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金不换尤为关注如何让豫剧高质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他建议让豫剧高质量赋能文旅融合的宏大事业,不断打造出“有看头、有品头、有力量”的新时代精品力作。
“近年来,咱们河南的非遗体验、沉浸式文旅互动等文旅融合新模式,通过创新数字‘黑科技’,打造沉浸式‘新业态’,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文旅融合消费‘新增量’。这些鲜活、真实的文旅融合成功案例,强烈震撼着我这个老豫剧人,让我从内心坚信:只要我们豫剧人、戏曲人坚守好新时代文化自信理念,坚定好守正创新戏曲工作者思维,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大有作为。”金不换说。
金不换认为,豫剧、戏曲要高质量发展,各个行当青年演员的成长、成才是关键。他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切实把对豫剧、戏曲青年演员的培养与保护提上重要工作日程,结合行业特点来制定、出台“用人办法与规定”。希望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能站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高度,把培养好、保护好豫剧、戏曲青年演员,当成新时代豫剧、戏曲高质量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激励广大青年戏曲演员坚守艺术初心,砥砺前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豫剧、戏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汗水。金不换还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努力调动五六十岁身体健康的戏曲艺术家们的艺术热情,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工作,当好戏曲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铺路石”。
“基层文艺院团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实践‘两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文艺前哨。因为诸多原因,基层文艺院团受人才、资金、体制等困难制约,精品创作遇到重重瓶颈。”对此,金不换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能尽快制定、出台“文艺政策扶贫”的硬性指标,实行“结对帮扶”,比如送剧本、送导演到基层文艺院团,力促基层文艺院团繁荣发展。
记者 秦华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