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家长到校值班? 回应之外还需反思
□评论员 任思凝
近日,有网友反映,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要求学生家长中午及晚自习去学校值班,“名为监督孩子学习”。据报道,对此,贵溪市教育体育局回应称,学校从未安排家长中午及晚自习值班。经全校突击检查,发现有3个班级存在家长代表来校协同班主任管理并监督任课教师到位情况,学校已责成这3个班级立即停止这种做法,并对相关年段长及班主任提出了严肃批评。
教体局的回应,把家长中午及晚自习值班一事“推给”了教师,表明既与教体局无关,也与学校无关。但是,对于家长到校值班一事,教体局显然是有责任去指导学校,并加以规范的。而且,对于外来人员,学校有着严格规定和限制,若没有相关工作人员的允许,家长如何进入校园?学校是没发现,还是装作没发现?
的确,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理应承担起监护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可是,“监督学生自习”,本质上属于学校与教师的职责。那么,为什么仍有个别班级出现家长中午及晚自习值班的情况?
或许,教师课内教学工作量重,在备课时没有精力兼顾学生自习;亦或许,教师课后服务工作量大,无法在教室里值班监督学生。可是,学校设置自习的初衷,是让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而如今,家长监督学生自习,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等方面有实质性的帮助吗?
尽管教体局在回应中表示,仅有3个班级存在家长监督自习的情况,但这不能排除其他班级会跟风效仿。更应该思考的是,家长代表在班级里扮演何种角色?为何会到校监督学生自习?是自愿还是“被自愿”?其他因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到校值班的家长该怎么办?其孩子会不会被区别对待?
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把握家校共育的界限,避免角色错位与责任混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学校应当主动承担起教育的主导责任,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绝不能把责任强行“推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支持教育教学活动,如此才能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在此事件中,教体局回应之外,当地相关部门应该以此事为契机,在对类似问题进行梳理、排查的基础上,正本清源、建章立制、强化问责,不断规范家校共育行为,共同推动“美好教育”。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