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非遗魅力 传承传统文化

2024-08-0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体验非遗魅力,传承传统文化,是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程和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亲身参与非遗项目,可以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非遗体验活动也是暑假期间丰富孩子生活、学习新知识的好去处。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的世界,感受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记者 赵蕾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高浮雕传拓

代表性传承人:李仁清

传拓技术是中国古人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传拓让甲骨、彝器、碑刻、砖瓦陶等历代金石器物的铭文图像,以纸质墨本形式原大复制。千余年来,拓本与古籍一道,构成了记载、保存和传播中华文明的纸质文献主体。

传拓技术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目前已知最早、且有确切纪年的存世拓本,是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的唐拓本《温泉铭》。唐人书籍、诗歌中传拓的记载,说明唐代传拓已经普及。宋代不仅传拓极为流行,还启发了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产生。迄今,存世尚有上百种的宋拓本被公认是博物馆、图书馆拓本类藏品中的皇冠。

李仁清对传拓技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解决了对古代高浮雕、圆雕石刻进行立体传拓的难题,通过水墨传拓使雕塑作品回归到平面的构图“粉本”,解析、还原了一大批珍贵的汉魏唐宋艺术珍品。这一创新极大拓展了传拓这一古老技艺的创作领域及表现方式。他配合文物部门开展了大运河申遗、天地之中申遗、中小型石窟调查、北宋皇陵等一批重要传拓项目。他还从文物测绘中学习借鉴了对雕塑的空间透视方法,从绘画、书法艺术中参悟了墨分五彩、干湿润燥的水墨变化,通过艰苦、不间断、大型的传拓实践,并尝试了巨幅整张的传拓表现形式,先后对登封汉三阙汉阙形制、石刻图像与铭文,对巩义石窟寺中心柱佛龛、窟顶藻井等进行了整体性拓印。巨幅拓片的成功制作,更加准确、真实地展示了被传拓器物的原始形态,丰富了拓片艺术的空间表现力,给人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视觉冲击。

李仁清躬耕传拓四十载,拓技精湛。现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浮雕传拓技艺)传承人。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猴加官

代表性传承人:魏义民

“猴加官”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在中原地区流传了近300年,是豫中地区独有的民间特色工艺品。书上记载为“猴财”“猴富”“猴寿”又“加官”,取其谐音“猴加官”,寓意着“封侯加官”“官上加官”。

猴加官综合了“跳加官”及“新野猴戏”表现形式创造而成,汲取了中原地区丰富的民俗和传统文化养分,是一种很喜庆的传统益智型玩具,锻炼开发眼、手、脑的功能,运用多种艺术元素,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欣赏水平的提高,魏义民逐步改进猴加官,增加了老寿星、胖娃娃、熊猫面具等,并对猴手猴脚、服装、成品大小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整,赋予猴加官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了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猴加官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传统泥塑和布艺相结合,其中泥塑部分是整个技艺的关键,一般需要经过陶土的筛检→和泥→摔泥→陈腐→猴身捏塑→布艺→组装等几个阶段。用胶泥做成约15厘米高的猴身,将染了五彩颜色的、用棉絮或兔毛做成的“猴毛”粘在猴身上,然后钉上一指宽的布条做成胳膊和腿,用泥巴做猴头、猴脸和京剧脸谱,晾干后施两遍底彩,再进行细致的彩绘,然后将猴头和四爪用布和毛皮粘牢成一个整体的猴子,将面具与猴身用细线相连,两根细线分别穿在猴手和耳朵上的小孔里,并和一张京剧脸谱相连,最后利用杠杆原理将细线用丁字木棍固定好,同时将布艺与泥塑结合,抖动木棍时,小泥猴就会活动自如,展现富有滑稽性的表演了。

猴加官,是集传统美术、脸谱、泥塑及布艺完美结合的手工艺术作品,具有珍藏意义。该项目于2009年6月被列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面塑

代表性传承人:崔勇锐

面塑艺术俗称面花,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可谓历史渊源流长。崔勇锐便是一名面塑艺人,他的面塑作品千姿百态、人物形象立体饱满,神情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

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捏面艺人用手加上简单工具,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压、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中国的面塑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郑州面塑始于清末,四代传承,已有120年历史。2015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11月,面塑项目传承人崔勇锐被评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分享到: 编辑:赵蕾 统筹:闫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