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传承 这场非遗课堂绽放香包之美

2025-04-0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4月6日上午,郑州社区大学“四不像”手工坊第七期非遗手工公益课堂在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同乐花园社区举行。此次活动由郑州社区大学与同乐花园社区联合举办,旨在通过沉浸式非遗体验,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伊始,同乐花园社区分坊坊主赵爱玲引领参与课堂的同学们参观了郑州社区大学“四不像”手工坊展厅。该展厅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陈列着众多极具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的非遗作品。同学们穿梭其中,近距离欣赏各类精美的手工艺品,赵爱玲适时讲解每件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帮助同学们初步建立起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技艺的浓厚兴趣。

随后,郑州市香包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芦爱玲为同学们带来讲座。芦爱玲自七八岁起便跟随奶奶学习制作香包,拥有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她所制作的香包品种超100种。课堂上,芦爱玲详细讲述了香包的历史演变,从古代人们佩戴香包驱虫辟邪,到如今香包作为融合审美与文化价值的手工艺品,其意义的不断丰富。芦爱玲还介绍了香包“有物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以及制作香包所使用的中原传统香料——由十几种中草药按特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香草。

讲解结束后,芦爱玲开始指导同学们制作郁金香香包小盆栽。从穿针引线,到布料的裁剪缝制,每一个步骤芦爱玲都亲自示范,耐心指导。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遇到问题便积极向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造型精美、香气宜人的郁金香香包小盆栽逐渐成型。课堂上,同学们相互交流制作心得,欢声笑语不断,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孩子们系统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掌握了针线活这一实用技能,更激发了孩子们的文创设计灵感,提升了审美素养。

据悉,未来,郑州社区大学“四不像”手工坊还将持续开展各类非遗传承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假日生活。

记者 安欣欣 文/图

分享到: 编辑:黄志艳 统筹:闫佳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