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编发技艺进社区 传统美学在春日绽放

2025-04-2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4月25日上午,郑州枫杨办事处公园道社区洋溢着传统文化的韵味——郑州社区大学商都学堂美妆社“春季中原传统编发技艺非遗项目公益课堂”在此开课。非遗传承人吕春燕带领社区居民穿越时光,在“时来运转”编发技法的指尖流转中,解锁中原传统美学的当代生命力。

课堂上,吕春燕以“三七分区”“3+1编发技法”“S造型构建”等步骤为引,将流传千年的编发技艺拆解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美学实践。从《诗经》中“副笄六珈”的贵族礼制,到唐代女子“宝髻松松挽就”的市井风情,她以发型与服饰搭配为切口,揭示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中“头面即门面”的生活智慧。当学员们通过三股麻花辫收尾完成“时来运转”造型时,古画中典雅的发式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触碰、可创造的文化记忆。

此次课堂吸引了从“90后”到“银发族”的多元群体。退休居民张女士一边为模特工具编发一边感慨:“小时候看母亲梳头,总觉得老手艺要失传,没想到今天能跟着非遗老师学正宗技法。”社区负责人介绍,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操体验+文化解析”模式,既满足居民对美妆技艺的实用需求,更以“非遗进社区”激活基层文化治理。数据显示,郑州社区大学近年已开设32期传统手工艺公益课,累计服务超5000人次,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

在“国风复兴”的时代浪潮中,此次课堂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译。当年轻学员将传统编发与现代汉服、改良旗袍搭配时,古老技艺正在她们的手中焕发新生。正如郑州社区大学相关负责人乔涛涛所言:“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要在社区土壤中培育‘活态传承’的生态,让文化基因融入现代生活。”

从宫廷雅韵到市井烟火,从历史长河到社区课堂,中原传统编发技艺的“破圈”之路,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多元可能。当越来越多居民在发丝缠绕间触摸到文化根脉,非遗保护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独白,而是千万双手共同编织的文化新图景。这堂春日里的公益课,既是一次美学启蒙,更是一次关于文化传承的全民实践——在发簪轻挽、发丝翻飞间,传统与现代悄然对话,文化自信正在市井街巷中悄然生长。

记者 安欣欣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