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7.6万的背后是什么?

2024-05-07 来源:郑言 分享到:

旅游市场人气爆棚、各大景点人潮攒动、酒店民宿一房难求……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郑州文化文旅消费热度攀升,一路看“涨”。

从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到郑州市樱桃沟景区;从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到登封嵩山少林景区;从建业电影小镇,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各个景点景区,纷纷开启“人从众”模式,迎来一波又一波熙熙攘攘的人潮。

统计显示,“五一”假期,郑州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创历史新高,达到1077.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比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1.6%,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7.6%,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单。涌动的人潮,红火的市场,郑州文旅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放下手机安静欣赏《苏轼的河南》《曹操的麦田》等新剧;在建业电影小镇,穿上传统服饰沉浸式感受郑州独有的魅力……

在二砂、磨街、油化厂、商都老城墙,和TA一起,听一场“Light up郑州——听音乐听自己”城市音乐会;在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商都文化中心、北顺城街、平等街和阜民里,边看边想,看一次“潮流青年艺术季”城市文旅盛宴;在郑州大剧院、郑州奥体中心、郑州博物馆、郑州图书馆、郑州美术馆,沉浸其中,让身体和心灵来一次真正的放松与滋养……

来樱桃沟摘果子、亲自然,尽情感受田园野趣;来乡间民宿住上两晚,享受恬静自然的欢乐时光;来露营基地,和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品尝美食,感受久违的悠闲与惬意……

不断“翻新”的消费场景、消费体验、消费服务,推陈出新的多样化文化文旅活动,持续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差异化消费需求,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这是郑州文化文旅供给侧升级、公共服务保障提升,跟随旅游需求持续高涨“双向奔赴”的结果。

“1077.6万人次”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有“机缘巧合”的偶然,更多则是“有备无患”“有备而来”的必然。

从文化和旅游部门未雨绸缪的安排部署,到公安交管部门关于交通出行的预警提醒;

从公共交通默默无闻的鼎力支持,到各种各样热情贴心周到“宠游客”服务的提供;

从全市各旅游景区、休闲街区“厚积薄发”多元化场景的打造和多样化活动的举办,到郑州大剧院、郑州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推陈出新”的持续接力;

从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时间用心用情的无私奉献,到交警、民警、城管、环卫等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的勤勉付出——

是呀,一座城市拿出最大的诚意、最实的举措、最优的服务接待游客,让游客行得顺心、住得安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购得称心、游得舒心,有更多宾至如归的体验,这座城市,自然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

文化为珠,旅游为线,串起郑州这座城市厚重悠久的历史与朝气蓬勃的未来。接待游客人次再创新高,只是开始。

根据5月6日媒体报道:新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可达100万元、50万元;新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主体,一次性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

我们相信,随着《郑州市加快推进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试行)》的印发,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发扬中原文化之魅力,不断开拓文旅融合新境界,文旅之光熠熠生辉,必能为郑州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色添彩。


分享到: 编辑:张丹娅 统筹:闫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