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的教育生涯中,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们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说。今年全国两会,她再次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关于加强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培训的建议”。
保障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待遇
李灵表示,近年来国家层面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中小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校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建设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这些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各地进度不一,城乡差距明显,一些乡镇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缺编缺岗,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李灵建议,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纳入地方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和学校综合绩效考评,增加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在学校综合考评中的占比,将其纳入对校长和校领导班子的评价体系。增强对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心理健康老师在职称评审、工资待遇、评优评奖中给予适当倾斜的相关政策;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工作量计算以及绩效工资分配要利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发展;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保证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享受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待遇。
免费定向委培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配备乡镇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李灵认为,可参照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做法,委托有关师范院校,免费定向委培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直接分配入编,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参照现行的特殊岗位教师招聘模式,公开招聘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或心理咨询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各级卫健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培训、交流活动。
李灵还建议,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各级教委、各学校要加强与卫健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中小学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对于超出学校辅导和干预能力的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学校要协助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