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最应该比的是工作能力,有了这个核心价值,其他的都无伤大雅、无伤根本
节后上班,许多年轻人决定拿出压箱底的丑衣服、旧衣服,甚至总结出的“恶心穿搭”还上了互联网热榜。这些看上去不修边幅的年轻人被戏谑为“在办公室没有在乎的人”。好看的衣服根本不想穿去上班,丑衣服旧衣服都留着上班穿?听听大家怎么说。
人民网:
理解职场人的自嘲,不必上纲上线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将其解读为“年轻人整顿职场”,但不少网友直言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上班不愿打扮,主要出于通勤时间长、工作内容不需要精致打扮等各种客观原因。
上班“比丑”更像是职场人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其实,上班不打扮,既不是年轻人群体独有的现象,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如此,更谈不上什么“整顿职场”。更何况,不同的岗位对于着装有不同的要求,员工只要穿着得体,工作态度端正,不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又不涉及原则问题,就没必要上纲上线。
澎湃新闻:
“上班比丑”不妨碍“下班比靓”
上班穿过时淘汰的衣服,下班依旧该捯饬捯饬,出门打扮一个赛一个精致。下班和朋友约去逛街看展、冬季到禾木滑个雪、看完电影马上给报个拳击课程……取悦自己、提升自己的消费,依旧呈现出一波波热潮。
在所有意义解读中,有一种声音让人欣赏:一位网友说得理直气壮“穿得舒适随意才能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年轻人穿得不好看但干活还是不含糊的”。职场最应该比的是工作能力,有了这个核心价值,其他的都无伤大雅、无伤根本。
东方网:
理性看待“上班恶心穿搭”上热搜
对于职场的衣着打扮,过往年轻人是很在意的,他们总希冀以时髦靓丽的着装外表给同事和上司留下美好印象。可如今的年轻群体缘何竟有如此大反差?究其原因,首先,通勤时间受限让许多年轻人不愿花时间精致打扮。其次,职场压力增大也让年轻人无心和无力顾及外表。最后,便利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人的消费与着装观念产生影响。
围观“上班穿丑衣服”的逆袭,需要人们包容、支持年轻人“会过日子”的务实态度和观念更新,需要唤起劳动者不比外表拼素养的就业理念,更企盼企业管理者据此反思,以制度与褒奖带头倡树 “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职场文化。
中安在线:
读懂年轻人“恶心穿搭”的无奈
一些年轻人之所以“好看的衣服根本不想穿去上班,丑衣服旧衣服都留着上班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患上了“上班精致羞耻症”。比如,一些年轻人爱美,上班的时候也精致妆容和靓丽穿搭,但因过于显眼而被同事和老板嘲讽,产生了心理压力与羞耻感,乃至自我否定。
当我们看到一部分年轻人“恶心穿搭”,不必先入为主地嘲讽,而应了解内情,分析原因,读懂他们的无奈。如果真的涉及用人单位,老板更应多一份关怀,改缺补漏,让员工从容地装扮,舒心地工作,感受到单位的温暖,提升自己与单位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