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发布,建议中小学常规体检测血脂

2023-03-2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这是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最新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

与2016年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增加和修订了部分内容,比如增加了“超高危”这个概念,进一步凸显血脂异常的高健康风险,利于“超高危”人群强化相关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等。

根据指南,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至28.5%。为此,指南新增了儿童青少年血脂筛查的部分。另外,指南明确,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新版指南六大变化

1. 血常规检测可考虑增加3个项目

在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基础上,建议有条件的机构增加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

其中:载脂蛋白质A1正常人群水平多在1.20至1.60克/升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载脂蛋白B正常人群在0.80至1.10克/升范围内。脂蛋白(a):浓度与遗传有关。通常以300毫克/升为切入点,高于此水平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 血脂筛查频率有改变

2016版指南建议20至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新指南建议改为了2年至5年测一次。具体为:40岁以下成年人每2至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其中,Lp(a)代表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3. 血脂检查重点人群有新增

根据新版指南,4类人要注意重点筛查血脂,包括: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 新增儿童血脂检查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65岁以下女性或55岁以下男性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父母总胆固醇超过6.2毫摩尔/升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到8岁)或超重(12到16岁)或有吸烟行为;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5. 调整了不同风险人群的血脂标准

管理好LDL-C(“坏胆固醇”)对于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不同人群标准不同。比如,普通健康者“坏胆固醇”只要不超3.4毫摩尔/升就可以;而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坏胆固醇”要在2.6毫摩尔/升以下。具体的风险等级可以由医生结合自身状况判断。

6. 增加了“超高危”的概念

将发生过2次及以上严重ASCVD(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事件或发生或1次严重ASCVD事件且合并2个及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分类为超高危群组。更严格的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4且基线降低幅度大于50%。


分享到: 编辑:李怡萍 统筹:欧阳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