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市中医院,乳腺科主任李政的门诊常常“一号难求”。每逢他的坐诊日,乳腺科诊室门外一大早就排起长队。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一趟,他总是尽量满足患者加号的需求。原本半天的门诊,他常常看到下午或者傍晚时分。多年来,他不敢出差甚至绝少请假,因为之后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加班几小时那么简单,电话问归期的、病痛盼归期的患者,往往令他坐立难安、归心似箭。这样繁忙的日程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但李政却累并快乐着。对于一个医者来说,被如此迫切地需要着,就是来自患者最大的肯定。而李政常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觉得苦,看着病人哭着进来、笑着回家,所带来的成就感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这份甘之如饴,则是医患之间饱含情谊的双向奔赴。
中西医结合,“乳”此美好
余华曾说过:“一个人的童年是可以决定他一生的。”李政出生在中医世家,家族擅长中医外科诊疗。从小,他看到长辈们用草药治好了一个个因脉管炎、疮疡导致皮肤溃烂的老乡,让他们免受截肢之痛,帮他们祛除了牛皮癣的长期折磨,承家传,学中医的愿望便扎根在他心里。大学填报志愿,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中医类院校。2000年,李政来到郑州市中医院外科工作。当时,他看到许多积奶、乳腺结节、乳腺炎甚至乳腺肿瘤的患者来寻求中医治疗而不得,便主动请缨,承担起乳腺科的工作。
一开始,女患者常常“绕过”他这个乳腺科男医生,他虽然理解,但接诊中患者对性别的偏见和排斥,却让他深感任重道远。“中医自古就有内外妇儿之分,其中的‘外’指的就是包括乳腺疾病在内的中医外科。古代的医生多为男性,这说明乳腺病患者并不忌讳医生性别”,李政说,这让他更加坚定的认识到,要刻苦钻研,要用实际工作能力改变这种现象。
中医认为,“外之症必根于其内”。乳腺病发生多与情志关系密切,情志不畅引起脏腑功能失常,其中以肝郁最为多见。肝郁日久导致气滞痰凝血瘀,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中医理论重视精神调适,始终将情志失调与躯体疾病视为一体。情志护理、身心同调在治疗乳房病患者中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医在治疗乳腺病的过程中,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注重人的整体,包括心理”,李政认为,对于乳腺疾病,要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诊疗思维,不断发掘、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结合点,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更广泛的途径,提高治愈率。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乳腺科不仅有根据临床经验研制开发的院内丸、散、膏、丹、茶包等,也有贴敷、封包、溻滋、揿针、药透、点穴、艾灸等中医特色方法;同时能开展乳腺癌根治术、乳癌保乳术、乳头内陷矫正术,乳腺脓肿置管引流、乳房结节微创旋切术、肉芽肿性乳腺炎微管灌注术;并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手术病人前后参与治疗,调节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及抗病能力,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发展及再发,更避免了多次手术的可能,对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也能有效的降低和预防,尽量减少或避免患者痛苦。
多管齐下,“量身定制”化解步步“胸”险
乳房对女性而言,是健康、是美、是自信,也是哺育后代的一种使命。为了这份美和责任,女性的一生却要面对许多未知的“胸”险。轻的如积乳、乳汁不足、乳腺炎、结节、增生,重的如肿瘤、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加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而在李政看来,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乳腺健康与气血的盛衰及经络的畅通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对于大多数乳房良性疾病的治疗有优势和特色,坚持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思维治疗指导原则,采取“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互补”的诊治理念,更好的受益乳腺病患者。
“我们诊治各类乳腺疾病从来也不是‘单兵作战’,而往往是双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比如哺乳期的乳腺炎和乳汁不足,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辩证分析,针对性调理,外治膏药,贴敷、封包、溻滋、中医定向药透,理疗、积乳手法疏通及首创的“背后催乳手法”等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比如女性常见的增生和结节,“乳腺增生”在西医看来不是病,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但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患者发病常有较为明显的精神因素,且病情随着情志变化而消长,即乳房出现胀痛与肿块在情绪波动时尤甚,并伴有胸闷嗳气、精神不振、虚烦不寐、月经不调等症状。所以治疗时会进行整体调理,“门诊上常有患者原本是来治增生的,结果发现原来的失眠、长斑、月经不调也给治好了,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标本兼治’。”
再比如结节,有些是多发性的,单纯的手术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过几年又会复发。这在中医看来,是患者的气血紊乱、脏腑失调造成的。治疗上,李政给出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发的结节且考虑良性可能的,中医调治观察结合外治,并配合使用院内制剂,以中药制剂及祖传中医配方膏药贴敷,使药物直接作用患病部位,渗透到炎症、结节局部,配合内服中药汤剂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使结节控制、缩小甚至消失的可能;对于较大(大于1cm)、生长较快,结合彩超、钼靶等检查发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伴有血流等现象的,不排除恶性可能的给予穿刺或手术病理化验,“手术只是帮助明确诊断,术后还需再进一步针对性治疗及内服中医药,调理内分泌功能,以阻止、预防肿块结节再生。”
有一位乳房结节病人,两年前曾经做过手术切除,今年再次发现多个结节。患者十分不安,经人介绍找到李政求医。李政结合辅助检查,分析判断属于乳房良性结节,可以试试中医的非手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乳房胀痛、刺痛的症状很少出现,胸闷不舒、心情抑郁的状态也消失了。经复查,结节明显缩小。李政告诉患者不需要再治疗了,注意日常调养,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
“增生、结节、肿瘤,在中医看来皆为人体内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衡造成。中医治疗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失调的脏腑功能,纠正阴阳气血等失衡状态,增强抗病能力,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平衡’”,李政建议女性生育后最好进行母乳喂养,最少坚持6个月,条件允许可坚持到2岁,“这不仅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对于女性自身健康、特别预防乳腺疾病很关键”。
传承岐黄,施仁术不忘初心再谱新篇章
2021年的一天,某大学一位陈姓女教师发现左乳肿块,在某医院诊治一个多月,效果不理想,肿块逐渐增大,红肿疼痛更加明显,还出现多处溃口,并有脓液血水、黄色液体流出。住院后做了穿刺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医生建议手术切除治疗,并告知病人有复发的可能。陈某犹豫不决,经多方打听,辗转来到郑州市中医院乳腺科找到到李政求医。
李政说,肉芽肿性乳腺炎至今病因不明,初步发现和免疫力、饮食、情绪等都有关系,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为肿块、红肿、破溃、流脓等,进而导致乳腺外形改变,病变范围不规则且不易彻底切除,术后容易复发等,患者不仅要承受生理病痛,还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经诊查发现,陈某的乳房肿块占据乳房四分之三面积,共有7个溃口,脓液血水渗出较多,触痛明显。李政分析,目前病灶面积大,手术切除必然对外型损伤较大,患者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病理已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完全可以利用中医药疗法给于保守治疗。经中药内服、结合局部外用七三丹、九一丹、八宝生肌散及药线引流等传统的中医疗法治疗3月余,陈某乳房肿块消失了、溃口愈合了、乳房保住了,握着李政的双手,她热泪盈眶,感激万分。
像这样的病例,李政每天都会接诊很多。在他看来,女性乳房结构的特殊性,决定其终生要面临诸多乳腺疾病,既要祛除疾病,又要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这成为他从医生涯中坚持不懈的追求。多年砥砺前行,目前李政带领的乳腺科优势渐显,成为该院中西医结合优势重点专科,设有门诊、名医堂会诊室、乳腺综合治疗区及病房一体化诊治室等,配有钼靶、彩超、核磁共振、乳管内窥镜等检查设备,可满足不同患者的诊治需求。
在这里,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可手法排乳、中药外敷治疗;乳腺脓肿可负压抽吸及微创置管引流治疗;乳痛症、乳腺增生可中药湿热敷治疗;乳腺多发结节、乳腺良性肿瘤术后及乳腺癌术后可提供中医扶正固本疗法;难缠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肉牙肿性乳腺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手术疗法不仅副作用少而且乳房毁型小;乳腺肿物、乳腺结节可微创旋切手术;乳头内陷也可手术矫正;乳腺癌根治术及保乳手术、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均可开展。
展望学科未来,李政表示,他会将20多年临床经验全部奉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科室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把传统中医外科传承好,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继续拼尽全力治愈更多患者,让诸多女性患者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完美的人生。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刘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