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高新区金梭社区人的“超长待机”

2022-11-1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莹 孙庆辉 方宝岭


在郑州高新区梧桐办事处金梭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战疫一线。他们是医护大白、门岗志愿者、快递小哥、生活管家……多重身份随时切换,他们是小区居民心中的守夜人,是在核酸检测中事无巨细的“大管家”……他们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他们保持随时待命、“超长待机”状态。

金梭社区负责人刘鸽,1991年12月出生。她是老同志口中的“90后”,也是6名社区同事们口中的大姐姐。自10月初疫情发生以来,一道道难题摆在了刘鸽的面前,管控、封控小区居民生活保障到位,一项项防控工作逐一落实,需要对接的事层出不穷。从白天到夜晚,从深夜到凌晨,刘鸽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好,我来安排”“这个没问题,我去沟通……” 刘鸽称自己变成了“接线员”每天手机要充三次电,充电宝就绑在手机上。打开刘鸽的手机通话记录,仅11月17日这一天,24小时接打了139个电话。

防护服、口罩、大喇叭、手机、折叠床、方便面就是刘鸽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工作“标配”,社区6个工作人员每天平均行走2万步、100多个电话、日均十几个小时的忙碌。最近,辖区内求助类电话增多,给孩子送奶粉、送高血压药……“群众事无小事,我们也要将心比心。” 刘鸽对她的小伙伴们鼓劲。

高玉婷是金桂社区疫情防控员,她是一名95后,在社区办公时,她不仅时刻盯着电脑桌面的微信信息,面前还放着三部手机。她始终没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因为这三部手机接打电话就没有停过。据介绍,她经常要守着手机和电脑到凌晨,只为不错过任何一条紧急消息。同时,还要接待居民的来访,为居民审查和办理各类疫情相关的手续,诸如外出和进入小区、赋码和解码等。

居住在金梭社区的刘先生,其父亲突然去世了,想去送他最后一程,秉承“隔离不隔爱,防疫有温度”的原则,社区决定特事特办,简化流程手续,协调各个关卡,为刘先生放行,还为刘先生的母亲和儿子送上了防疫物资,安慰他们振作起来,好好生活。

居民王女士是一位临产孕妇,需要到医院生产,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刻为王女士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安排产妇去往医院。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刘鸽接到一个电话,一名孕妇预产期临近,需要安排就医。

刘鸽不仅是抗“疫”一线的社区负责人,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当得到通知后,她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安顿好孩子,匆忙踏上了“疫”线。不会做饭的她,却主动尝试下厨,承担为单位同事做饭的任务,每顿饭做得都非常用心,努力让同事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年疫情,金梭社区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一个多月来,退休党员丁超贤每天早上六点多都要来社区报到,帮忙整理当天核酸检测的物资,配合医护开展检测点位的秩序维护。他告诉我们他是1980年入的党,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干一点就干一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他还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中来。丁超贤最喜欢手机上的学习强国 APP,一有空闲,就要刷一遍挑战题。

记者采访时,偶遇一名老党员志愿者正在为小区居民团购的物资进行消毒。初冬时节,他却戴着一顶有网眼的小红帽。他叫连付平,是一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近两个月都没有理发,所以就一直戴着顶帽子。“共产党员都是钢铁战士,我们是熬不倒、打不败的钢铁战士。危难时刻,要团结和带领全体居民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编辑:闫佳佳 统筹:赵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