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三星堆,北有中山国。沉睡两千年,一醒惊天下。
5月27日,由历史小说女作家曹雁雁历时六年苦心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战国第八雄》,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说起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在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之外,还有一个第八雄,即中山国。
经考证,中山国是嵌在燕赵里(在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由中山武公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其前身为北方狄鲜虞部落,为白狄,由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
禹分九州,冀州居首。两千七百余年前,黄河以北滹沱河流域,是狄族的天然领地。公元前5世纪,群雄四起,天子式微,周王朝日渐衰落,中国进入战国时代。公元前506年,在北方大山深处逐步壮大起来的古老部落——鲜虞,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
战国时代,逐渐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这一时期,强邻晋国先灭赤狄夺汾河两岸,又觊觎洛水、太原等白狄领地。鲜虞部艰难东迁,带领族人顽强存续,并在战国动荡年代,开始了中山复兴。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并仿效华夏诸国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年幼无知,遭晋进攻,险遭魏灭国。桓公被迫退入太行山中。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附近)。
此后200余年,中山人尊礼尚儒,整军习战,修筑长城;北抗楼烦、匈奴,东征齐、燕,南拒强晋及韩、赵、魏诸侯,屡挫屡兴,文化、政治、经济特别是手工业高度繁荣,成为疆域五百里的九千乘之国,一度成为战国七雄不可小觑的第八雄。
《战国第八雄》近51万字,小说以古定州为核心区域,以鲜虞图强、中山建国为主线,全画幅演绎了北方游牧民族递进中原、开创文明的悲壮图景,以中山国的图强、兴亡,折射出悠悠华夏百族融合的博大与辉煌。
中山国最终还是被赵国灭亡了,但中山之名却没有立即消失,直 至延续到了汉代及十六国时期的后燕,两汉十七代中山王世袭达300余年,后燕中山历七位君主,共 24 年。无论古中山、汉中山、后燕中山,中山都是一个神奇的传说,是浪漫与忠勇的符号。这是一片神奇、 星光熠熠的土地,这片土地自始至终诞生了很多传奇的人杰才俊。倾城倾国的李夫人是中山人,三国猛将赵云是中山人,刘备是中山人,金庸武侠小说里“南乔峰、北慕容”的故事将后燕中山的慕容家族之神秘、浪漫、传奇永远流传了下来……
曹雁雁,河南信阳商城县人,现居郑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心理咨询师,商城县文联名誉主席,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直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河南十大风尚女性。她9岁起就发表文学作品,2002年开始出版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孙叔敖》《息夫人》《大清相国周祖培》《吴其濬》《春申君黄歇》等,作品分别被多所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世界主流国家图书馆等相关机构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