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下午,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作为当代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展览汇聚206件入展佳作及四大学术特展,构建起从汉代到当代的隶书艺术谱系,为观众呈现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主展荟萃:15270件投稿中精选206件 河南入展数全国居首
本次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郑州美术馆承办,是继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楷书隶书展区)后,河南承接的又一国字号书法盛会。
全国隶书作品展览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权威性专业届展,代表着全国隶书专业的最高创作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展览自今年1月启动征稿,共收到海内外投稿作品15270件,创历届隶书展收稿量新高。经中国书协组织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评出入展作品206件,其中河南以38件入展作品位居全国第一。
入展作品既体现对汉隶经典笔法、章法的深度传承,又融入当代审美意识与创新探索。中国书协副主席张建会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这些作品“既有正大庄重的庙堂气象,也不乏灵动潇洒的个性表达”,全面反映了当前隶书创作“守正创新”的整体面貌和阶段性特征。
四大学术特展:考古级呈现隶书3000年演变史
为提升展览学术深度,主办方同步策划四大具有文物级价值的学术特展,系统梳理隶书艺术源流——
中国汉碑大展:69件拓片构建汉代书法史
“刊石镌碑·文以载道——中国汉碑大展”囊括从西汉到东汉的69件珍品,其中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镳孝禹碑》为现存最早,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的《受禅表》和《上尊号奏》标志着东汉政权结束;值得一提的是,地域涵盖河南、山东、四川等12个省份,包含书籍碑刻、德政碑等汉碑的全部种类,几乎包含了所有已知现存的汉碑。配套的《中国汉碑地图》,使观众得以一览我国汉碑书法的发展脉络,堪称一部立体的汉代书法史。
汉代刻石精粹展:349年跨度再现大汉气象
“捉刀代笔·一任天然——汉代文字刻石精粹特展”,首次以系统性学术视角对汉代刻石文字进行全面定位与集萃展示。展品从上千件征集作品中精选出100件,涵盖摩崖、画像石榜题、买地券等品类,影响大、传播广、刻制精美、技法相对完善,以体现磅礴恣肆、雄浑高古的大汉气象。其中有明确纪年的自西汉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的《群臣上酬刻石》到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的《初平二年刻石》,时间跨度长达349年,地域分布比汉碑更为广泛。真实可观的摩崖刻石拓片,为书法研习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献性范本。
河洛唐隶碑志展:79件拓片填补唐隶研究空白
“制碑作铭·盛世锦绣——河洛唐隶碑志精粹特展”,聚焦河洛地区唐隶碑刻,计10通碑、1通墓碣、68件墓志,共79件,是迄今为止河洛地区、河南省乃至全国唐隶碑志的第一次专题特展。出土唐代隶书碑志拓片的系统整理和集中展示,深入揭示唐代隶书艺术的历史源流与美学特征。其中卢藏用《纪信碑》方劲清隽,史惟则《大智禅师碑》骨气洞达,徐浩《嵩阳观记》笔法遒雅、逸态横生,均为唐隶名品。其中济渎庙三碑为“天下四渎”仅存的渎庙碑刻,弥足珍贵。
新乡馆藏特展:122种善本拓片辉映牧野文脉
“翰染牧野·传拓馨香——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汉碑及善本特展”,精选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秦汉至明清石刻拓片,以历代隶书为主线,以“石门十三品”为核心亮点,通过对122种珍贵拓片的集中呈现,构建起一部直观的石刻书法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书协、省文联指导下成立的特展筹备小组,分赴7省18个地市,访碑刻、寻善本,耗时近8个月,本着“真、精、全”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多轮甄选。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选取易于展示全貌的整拓本进行展出。展览期间也涌现出不少学术新发现,例如在临沂地区征集到的一件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墓志,比目前学界认为最早的墓志——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的“贾武仲妻马姜墓志”还要早18年。
特色亮点:古今辉映,赋能时代书写
展览围绕古代隶书经典和地域特色优势,激活、用好文博资源,实现了当代创作与历史经典的深度对话。4大特展与主展交相辉映,共同构建起从汉代到当代的完整隶书艺术谱系,为学界与公众呈现出融文献研究与艺术高度于一体的展示成果。
本次学术特展的策划,旨在引导书坛深入思考隶书艺术的学习路径与发展方向。 相较于其他书体对经典笔法、字法、章法的系统传承,当前隶书领域存在对唐代、魏晋隶法总结的忽视,甚至出现以粗陋凿刻为“天然”,以变形为创新的现象。本次特展通过系统梳理数千年隶书发展中的经典作品与时代法度,旨在倡导一种在尊重传统、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守正创新,避免以“奇”为尚、以“丑”为美的创作倾向,推动当代隶书创作走向更加开阔、健康的艺术道路。
围绕本次展览,河南美术出版社推出了系列图书,为展览提升了学术深度。开幕式结束后举办的隶书创作研讨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建会、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郑培亮、河南书法家王洵分别以《隶书创作中的当代传承转化——第五届全国隶书展随感》《汉隶、唐隶与清隶》《隶书学术特展的策划与思考》为题,围绕隶书的古今之变、创作思考与展览策划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阐述。
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及4个学术特展将持续展至11月10日。主展位于郑州美术馆(新馆)6、7展厅,四个特展分设于1、2、4展厅及新乡市博物馆。欢迎广大观众走进展厅,在笔墨与金石的交响中,感受隶书的古韵新声,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记者 苏瑜/文 徐宗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