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怡辰 蔺洋 实习生 李海珠 王韶棠
“大家看这个冰墩墩,要想把它胖乎乎的感觉做出来,就要用手指头轻轻按压出脸上的纹路……”一群孩子仰着头认真观看王玲老师的示范,现场正在进行一场泥塑大比拼。
为丰富惠济区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提高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认知,3月5日,“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非遗四进活动——走进社区活动在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此次活动由惠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区文化馆承办,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澄泥砚传承人王玲老师、糖画传承人刘胜利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非遗课。
活动中,王玲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捏泥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冬奥顶流”冰墩墩,“泥墩墩”形象各异,泥娃们满心欢喜。“孩子们来体验黄河澄泥砚的制作,在玩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就在我们身边。”王玲向我们介绍,“每次活动我们都会参加,制作黄河澄泥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给孩子大人们带来别样快乐,非常有意义。”
一条即将腾飞的龙,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条活蹦乱跳的金鱼……刘胜利老师坐在桌前,用糖画制造出一个甜蜜世界。刘胜利老师摆放好制作糖画的材料,演示糖画的制作过程,很多小朋友跃跃欲试。一个小男孩自告奋勇要画一只兔子,刘老师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手把手教他制作,“先画出它的耳朵,再画出它的轮廓,最后在它的手上画出一个胡萝卜,这样就画好了。”刘老师寥寥几笔,一个小白兔就画好了,孩子们围着刘老师,都想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用触觉感受黄河壮阔,用味觉品尝糖画精美,在天河社区,这样的活动几乎每周都在进行。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能够更多的青少年儿童了解并传承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让孩子们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居民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