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拜轩辕|非遗实力圈粉 童声高唱颂歌

2025-04-01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轩辕黄帝像、莲鹤方壶、百家姓、黄帝生平事迹……一个展台旁人头攒动,一张张巧夺天工的剪纸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

“这张莲鹤方壶剪纸太精巧了,连上面的纹饰都清晰可见。”一位嘉宾拿起剪纸作品,一边欣赏,一边赞不绝口。

这就是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文化市集现场一角,一件件非遗产品令人流连忘返。

非遗市集巧呈千年文明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它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据了解,这些参加此次拜祖大典文化市集展示的剪纸作品,均出自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赵霞之手,她自小受祖辈剪纸艺术熏陶,从7岁开始学习剪纸技艺,她的作品构思新颖、简洁明快、线条流畅、主题突出,有着独特的风格。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赵霞说。

赵霞告诉记者,《黄帝生平事迹》这幅剪纸作品,她创作了半年左右的时间。“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而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想到了用剪纸将黄帝生平事迹创作出来。把黄帝文化和非遗剪纸联系在一起,不断提升黄帝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传承黄帝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好吃、好看、好玩,买一件带回家。”在这个非遗市集上,人们围拢在一个个摊位前,观赏、把玩、品尝、称赞,一件件来自新郑的非遗产品让人流连忘返。

“酥脆香甜,低糖健康。”非遗传承人张春杰正在介绍他的主打产品——张记酥饼,众人品尝后不住称赞。他的手艺来自家传秘方,为早年间从宫廷中流出,至今已经历四代人,一直是新郑有名的糕点铺,年节期间常常供不应求,近年又成功申报非遗,成为黄帝故里又一款特色产品。

寻着香味来到耿发旺老人面前,各种香品散发的香味沁人心脾,老人祖上世代做香,摊位上围观者如染香人,身上也带有香气。“真材实料,自然好香,祛病养生,安神醒脑。”老人一句话,说出其中真味,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老人说制香源于黄帝时期。他制作的耿氏盘香可连续燃烧3个多月不断,曾经创造燃烧时间最长盘香的世界纪录。其家族制香历史可追溯千年,至今仍使用祖传工具。

上巳童声礼赞黄帝魂脉

拜祖大典不止于“典”,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袭古盈新。在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来自新郑市轩辕小学的56名学生身着56个民族传统服饰,以稚嫩而嘹亮的歌声唱响黄帝颂歌,成为大典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年龄在8岁至11岁的孩子,承担了大典第六项“高唱颂歌”和第九项“天地人和”两个重要仪程的表演任务,用最纯真、清新的方式表达对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

据轩辕小学校长刘中亮介绍,为了在拜祖大典上呈现最完美的演出效果,孩子们已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集中排练。“从站姿、表情到每一个音准,我们都反复打磨。”刘中亮表示,“孩子们知道这次表演意义重大,都格外认真。有的孩子回家后还主动加练,就为了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

56个民族服饰,彰显团结精神。正如孩子们所说:“虽然我们穿的衣服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唱的也是同一首歌。以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记者 杨丽萍 王治 董艳竹  陈凯 杨柳 张立 刘盼盼  李宇航 陶然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