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获悉,郑州市管城区法院通过“特邀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仅用3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帮助10名农民工讨薪维权。
10名农民工讨薪15个月未果
诉前调解3天拿到了工钱
10名农民工受雇于某生态有限公司,自2020年开始,在某新建楼盘进行绿化养护工作,截至2021年10月26日,仍有部分工资未支付。
为了拿到未付的工资,自2020年9月起至2021年12月,15个月以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追索工资,但仍没拿到。无奈之下,他们诉至管城法院。
管城法院立案后,经研判,该案件符合诉前调解条件,遂将案件通过调解平台分流至特邀调解员张春菊处,委派她进行诉前调解。张春菊找出症结、制定调解预案、安排调解日期,并通知双方来法院参加调解。
调解过程中,张春菊查清事实原委后,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上升到社会和法律的角度去警醒当事人。通过她的耐心调解,仅用3天时间,双方达成了调解共识,重新签订了还款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事后按照协商时间和金额,10名农民工如期拿到工资,该矛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
高效便捷化解纠纷
2018年,张春菊作为特邀调解员,被区司法局派往法院,并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在调解实践中,她总结了“六心”工作原则和“五步”调解法。
她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据介绍,目前管城法院已组建了法官、书记员及20名专职调解员的诉调团队,充分发挥交通事故、婚姻家事等专业人民调解员资源优势,运用“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制度,高效便捷化解纠纷,促进诉前矛盾化解,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有效减少案件诉讼数量。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是通过司法确认的方式对诉前调解的结果进行固定。在立案阶段,适合诉前调解的案件分流至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司法确认程序是依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对当事人的调解协议进行自愿性、合法性审查,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非讼程序。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徐晓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