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起点在哪里?早期中国是土生土长,还是受到外来文明的强烈影响?著名的二里头文化究竟姓夏还是姓商……这些是众多中国人为之牵挂、持续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记者今天从河南文艺出版社获悉,该社最新推出著名考古学者许宏力作《溯源中国》,以考古学视角为国人解读有关中国的本源问题,告诉你“何以中国”。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与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著有《先秦城邑考古》《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等书。
在《溯源中国》中,许宏立足于中国的发轫期,以宏观的角度思考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坚持考古学本位与实证主义,客观严谨地阐释了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早期中国形成、发展,以及在世界文明中不断演变的过程。全书分为“寻踪”、“论理”和“观潮”三大板块。顾名思义,“寻踪”,是对早期中国踪迹的考古学探寻;“论理”,是从理论和方法论层面对相关现象及其研究范式的思辨;“观潮”,则聚焦于学术史的观察、梳理与思考。此外还配有彩图、线图、说明表多幅,既专业又具有可读性。通过《溯源中国》,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早期中国的形成过程、感知早期中国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把握许宏二十年学术思想的演变轨迹以及考古学界几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纷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四册,合为‘解读早期中国’丛书很快就会出函装本。”说到《溯源中国》的由来,许宏表示,自己把研究领域归纳为“三早”,即关于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其中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已结集为《踏墟寻城》;又因另有关于二里头考古的自选集也将面世,故对“早期中国”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总体认识,就大致体现于《溯源中国》中了,“所谓溯源中国,也就是追溯早期中国及其缘起的脉络。”
许宏还在书中后记里表达了对河南文艺社和策划编辑陈静的感谢,同时希望这些书能成为世人了解河南的一张名片。
郑报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