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河南最小年龄患儿心脏移植手术在郑州完成

2021-10-20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谁能想到,小小一场感冒,居然能够“引出”严重的心脏衰竭。10月20日,记者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获悉,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一位4岁儿童顺利完成心脏移植手术。这也是目前河南省成功实施的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手术案例。

4岁孩子因感冒查出心衰

10月11日,郑州市七院心脏外科手术室内,外科、麻醉、体外循环、超声、护理等诸多专家齐聚,全神贯注为一名“特殊”患者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之所以说患者特殊,是因为病人只有4岁。据了解,病人小凯1年前因为感冒发烧住院,并在治疗过程中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今年5月,小凯因为心力衰竭在省内外多家大型医院求诊,病情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病痛,孩子的体重从20公斤迅速降到了15公斤,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小凯父母获悉郑州市七院曾为6岁的患儿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便立即带着孩子赶到七院求诊。

在此之前,虽然市七院已经成功实施了119例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医生给只有4岁的儿童“换心”尚属首次。这不仅是我省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手术案例,即便放眼全国,如此低龄患者的心脏移植手术也屈指可数。

 “小凯的心脏扩大严重,比正常成年人的心脏还要大,心功能极差。”郑州市七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教授说,经过院内多学科专家详细评估和充分讨论,认为心脏移植是挽救小凯生命的唯一有效途径。

张向立坦言:“事实上,除了因为低龄导致手术难度大之外,供体短缺也是移植手术难的关键因素之一 。”

一位志愿者挽救多名器官衰竭患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10月10日,幸运的消息传来,小凯终于等到了一位配型成功的志愿者供体。

当晚,市七院心外科八病区医护人员紧急赶往云南昆明。11日上午,云南省联合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医生,在为捐献者鞠躬致敬后,联合获取了1枚肝脏、2枚肾脏、1枚心脏、双侧肺脏。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将这枚心脏供体及时、安全送到小凯身边,医护人员们第一时间从昆明飞回郑州。时间紧迫,虽然运送供体的航班因故延迟82分钟才起飞,但到达时间则提前了49分钟。

当天下午两点,供体搭乘的飞机落地。手术室内,张向立、朱勇锋医师专家团队也正式开始手术。

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滴答声此起彼伏;手术室外,家属不停地来回踱步;而在机场到医院的高速上,急救车带着心脏供体也在一路飞驰......至晚上6点多,手术顺利完成。这颗跨越2000公里的心脏获得新生,在小凯胸腔内重新恢复有力地跳动。

专家呼吁社会给予器官移植更多支持

“幼儿的胸腔较小、血管较细,加之供者体重比患儿体重大很多,手术难度比成人大,术后也可能导致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等情况。所以术中对麻醉、体外循环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张向立教授表示:“虽然手术存在风险,但医院专家团队此前已经成功完成了多例儿童的心脏移植手术,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监护都积累了丰富经验,整个手术顺利完成。”

在监护室住了5天后,小凯回到了市七院心外八病区病房。在这里,家人可以陪着他一起接受术后康复治疗。10月20日,医生表示,小凯术后恢复情况很理想,按照目前的恢复情况,孩子近期就可以康复出院。

张向立教授坦言,相对众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小凯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儿童心衰患者病情变化快、可用的治疗手段少,供体难求,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儿童心脏移植的接受程度较成人低,许多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儿在等待移植过程中死亡。

因此,张向立向社会呼吁,对生命而言,无论年龄大小,医生都会尽全力救治。与此同时,希望社会对器官移植事业倾注更多关注,予以更多支持,让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及家庭获益。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辉 王红 通讯员 郭昊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