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无情,绿城有爱!
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郑州慈善总会迅速成立了由会长姚待献为组长的抗洪救灾慈善捐赠领导小组,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抗洪救灾慈善捐赠,截至8月17日,累计接收抗洪救灾捐赠款物15.66亿元,并及时拨付、发放至受灾一线,为助推全市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贡献慈善力量。
目前,郑州慈善总会选择一批受灾严重的乡村和社区,大力开展“幸福家园”建设试点,助力郑州灾后重建。
积极响应,以最快速度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
灾情发生后,郑州慈善总会紧急发起“风雨同舟 携手共渡 防汛抗洪驰援郑州”慈善项目,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呼吁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共同参与防汛抗洪。
来自全国的爱心企业、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纷纷响应,慷慨捐赠,每天都有大量善款和物资向总会汇聚,这些慈善款物按照程序被及时拨付后,帮助许多地方缓解了抗洪救灾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截至8月17日,郑州慈善总会累计接收抗洪救灾捐赠款物15.66亿元,其中,捐赠资金15.11亿元,接收物资价值0.55亿元。总会在及时制定详细的捐赠工作方案、积极拓展善款和物资接收渠道的同时,还细化款物管理发放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和信息汇总发布,等等,多措并举,确保抗洪救灾各项捐赠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捐赠款物及时发挥作用。
砥砺前行,全体人员24小时在岗在线奋力救灾
在抗洪救灾工作中,郑州慈善总会从发起、到捐助、到接收、再到拨付支出,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落细落实。从领导到员工都实行24小时在岗在线,深入基层接收捐赠物资,靠前指挥,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总会捐款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慰问一线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慰问因抢险救灾牺牲干部家属,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当中,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搭建桥梁,赢得这场特殊“大考”,取得了优异成绩。
其间,总会还多次与中国慈善联合会、河南省慈善总会主要领导汇报联系助力抗洪救灾事宜,争取更多资金支持郑州市救灾工作。
志愿同行,汇聚更多力量参与救灾服务
为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全市抗洪救灾中去,郑州慈善总会积极联系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等单位联合成立“7·20洪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郑州)”,第一时间发布《告广大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书》,招募各地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救援队前往河南一线救援。
同时,郑州慈善总会将本部一楼大厅设为临时志愿者接待中心,招募全国救援队及郑州本地志愿者。截至7月26日,登记报备救援队、社会组织、基金会等525个,其中,291支队伍、5014名救援人员到达前线,开展社会协同、物资搬运、帐篷搭建、安全排查、群众转移、搜寻搜救等应急志愿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在灾情发生后,各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662次,转移群众98000余名,转运矿泉水、食品等161000余件,为抗洪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广泛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一直以来,郑州慈善总会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积极广泛宣传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此行善举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郑州努力打造慈善城市、爱满绿城的良好氛围。在此次抗洪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河南康利达集团、丹尼斯百货、蜜雪冰城、郑州喜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具有慈善精神的爱心企业,以及慷慨捐赠的全国人大代表陈泽民等爱心个人。
其中,有一位在水灾中脱困的15岁中学生来到郑州慈善总会捐出了5000元压岁钱,随后又立即投入到了志愿服务活动中……这些感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激发、带动了更多爱心市民投入到了抢险救灾一线中去。
公开透明,让慈善始终在阳光下进行
为了让捐赠者放心,让社会公众满意,郑州慈善总会在公开透明方面下足功夫,接受社会监督。
郑州慈善总会抽调财务、办公室、宣传部门等人员组成公示小组,每天下班后,对当日捐赠款物进行逐笔归集,起草公告,于次日凌晨2点之前将公告发布到总会网站,并转多家媒体发布。期间,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良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专访,向公众详细解读了善款从接收到发放的情况。
截至8月18日,郑州慈善总会先后向社会发布35个公告,详细列出了抗洪救灾的收支情况,公开透明,接受监督。通过一系列分工明确、扎实有效的工作,让郑州慈善总会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认可,抗洪救灾的爱心捐赠也越来越多地向郑州汇集。
目前,郑州慈善总会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河南省慈善总会的指导下,正在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选择一批受灾严重的乡村和社区,大力开展“幸福家园”建设试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与此同时,继续完善捐赠款物的手续,严格督查已捐赠款物在基层的落实,让每一笔款物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如既往地履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扎实履行慈善组织社会责任,为奋力夺取全市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全面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 通讯员 桑暄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