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莫名“被贷款”1200万 四川银保监局:已收到投诉件

2020-07-24 来源:新浪财经 分享到: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没想到一份普通的征信报告,却牵出了上千万的巨额贷款。

近日,四川一女子查征信后发现,自己名下竟莫名冒出高达1200万元的贷款记录。此事曝光后,涉事银行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推上风口浪尖。

1200万巨额贷款“从天而降”

据受害人程女士微博爆料,其近日去银行办理业务,查询了个人信用报告,意外发现她分别于2011年、2012年各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贷款600万元,合计1200万元。

但程女士表示,其从未向该银行申请过上述贷款。虽然信用报告显示两笔贷款均已还清,但这一记录想来不禁令她脊背发凉。

程女士是位普通的家庭妇女,老公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12年来,自己含辛茹苦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1200万元是自己这辈子做梦也不敢想的数字。

事发后,程女士经过申请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拿到了贷款合同复印件,其惊奇的发现两笔贷款合同中的签字和手印均不是自己所为。

程女士曾多次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申诉,申请提取贷款合同原件做笔迹鉴定,但银行方面始终不向其提供原始审批文件,并以各种理由推诿阻挠。

“真实的借款者到底是谁?

1200万巨额资金又去了哪里?

银行是如何在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发放1200万贷款的?

其中是否存在某些利益输送?”

一时间,诸多疑问困扰着程女士,也困扰着广大网友,大家都急需事情真相。

据贷款合同复印件显示,两次贷款的“交易对象户名”均为汶川一家公司。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程女士是该公司的股东。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赴银行查看相关资料,配合相关调查。

对此,涉事银行“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人员回应,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之后将会有官方答复。

7月28日,针对程女士被银行贷款1200万元一事,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信访中心工作人员称,已经收到了相关投诉件,银保监局一般在15日内答复是否受理该投诉。

“莫名背上贷款”事件层出不穷

事实上,近年来“莫名其妙就背上银行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今年4月,北大毕业后留京创业的詹某德发现,自己的信用卡额度突然被降。在查询征信后,詹某德发现自己竟已被列入了征信系统黑名单,同时征信系统显示其18年前有一笔5000元的贷款呆账,贷款银行是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固始县支行。

为弄清“被贷款”真相,詹某德要求银行提供当年贷款记录档案,但和程女士一样,也受到银行方面的拖延拒绝。最后,詹某德只好向银监会和中纪委举报农行总行侵权。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21日,农行固始县支行终于给出回应,称对上述事件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进行详细调查。

依据调查结果, 2002年9月15日,詹某祥(与詹某德同村)因经商急需用钱,就用詹某德的身份信息和私刻的詹某德名章,找到信贷员尹某申请了助学贷款5000元,并于同年9月18日获贷。詹某德对此笔贷款不知情。

对此次事件,农行固始县支行称:信贷员尹某负直接责任,给予尹某记大过的纪律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被贷款”事件发生在18年前,而彼时詹某德还未成年。但这仅仅是银行内控不严导致“被贷款”的冰山一角。

今年5月,一条“男子被贷款2239万拟起诉华夏银行”的微博登上热搜。彼时,据媒体报道,2016年该男子去银行贷款时,发现自己在华夏银行南昌分行有一笔贷款审批记录,显示其曾在银行贷款3920万元,其中2239万元没有还已逾期。

与四川程女士“被贷款”一样,该男子从银行出示的贷款合同中发现,指纹、签字也均非本人所为。

更加令男子气愤的是,2017年4月,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因逾期贷款未还起诉了该男子,要求其承担2239万元的还款责任。

有网友戏称:“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冲我放贷就算了,逾期后还起诉我?叫我上哪说理去?”

银行违规放贷屡罚不止

众所周知,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存贷款利息差。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同比增长8.91%。其中,六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合计逾1.1万亿元,相当于日赚31亿元。

不过,在银行逐利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违规操作的问题。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银保监会以及下属的各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不含个人)开出的罚单数量超过500张,累计罚款金额超过2.8亿。这其中大部分被处罚的原因包含违规发放贷款行为。

拿此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浦发银行来说,就在日前,淄博银保监分局对浦发银行淄博分行处以金额100万元的罚款,案由为:未将特定权限(全额保证金)业务纳入综合授信额度;表外授信业务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监控不到位,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

而早在2018年1月,此次涉事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就曾因违规放贷755亿而被监管重罚4.62亿元。

彼时,银保监会(原银监会)公告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

遭遇“被贷款”该怎么办?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银行放贷要对借款人相关信息严格把关。银行有责任、有义务避免“被贷款”事件的发生。

有业内人士表示,“被贷款”事件,反映出部分银行机构在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尤其在放贷管理和制度执行上存在松懈和缺陷。同时需要考虑银行是否存在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比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就可以查看到其身份证号码。

而对于普通人遭遇“被贷款”,有专家指出,此类行为涉嫌贷款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骗取贷款罪等犯罪,受害人除了诉讼维权外,还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线索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要求调查实际用款人有无提供虚假借款材料、银行涉事人员有无违规制作贷款资料骗取审批、违规放贷等违法行为。

同时,受害人可以要求更正、删除、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如果已经实际造成损失,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安学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