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山上杏子黄 公益卖杏来助农

2020-05-21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王建伟 文/图


俗话说“麦黄杏熟”,五月底六月初正值杏黄时节,新郑市具茨山上万亩杏树上,黄澄澄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来到有300多亩杏树的白庙村记者看到,村民已经在村口公路上开始摆摊卖杏。“现在村民在路上卖的是早熟的品种,叫吧嗒杏,也称香杏、金太阳,放在家里整个房间将会充满果香味。再过一段凯特杏、大巴达杏将会陆续成熟。”新郑市农委驻白庙村第一书记李付军对记者讲起村里将要上市的银杏满面愁容。“白庙村共有300多亩杏树园,如果按一亩三十棵,一棵300斤计算,光白庙村将要有300万斤走入市场。”

5月19日11时,在李付军的带领下,记者沿着村委会门前的公路向东走去,远远的看到在路南侧有四五个村民正在等待过往的车辆、行人购买。靠近最西边的60多岁村民白小凤看到记者的到来,主动打招呼让大家品尝。记者见到在她的面前摆放着满满两大筐黄中透着红的杏果,在她的“热心招待”下记者接过一个杏,放在鼻子前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咬上一口满嘴香甜的味道。

在村东头,记者见到了一个正在端着碗吃饭的村民。“他叫李全顺,是我们村的低保家庭,爱人王淑玲在一次事故中造成下肢瘫痪,整天依靠轮椅生活。他们家大概有四五亩杏树,孩子小琳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全家就靠种植果树和手工缝制鞋垫生活。”对于全村89户贫困户的情况李付军如同“如数家珍”。“做为第一驻村书记不仅让他们脱贫,更应该为他们寻找‘有效’的致富途径和办法,做到真正的脱贫。”

据具茨山管委会主任郭伟酬介绍,具茨山上种植杏树将近万亩,白庙、柿树行、驮窑三个村相对集中,其他9个村多的有几十亩,少的有十几亩。“山上独特的地理条件很适合杏树生长,目前主要为巴达杏、金太阳、凯特、红丰等优质品种,结出来的杏个头大、色泽亮、口感好。山上12村都是贫困村,每年卖杏收入都是村民一大收入来源之一。果树是一年收一年不收,今年是难得的丰收年,再加上杏成熟快、不易储存,从成熟起大约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就想在果子成熟前就开始发动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买杏,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这项帮扶行动当中,为山里的村民解决一点实际困难。”郭伟酬表示。

为了帮助村民卖杏,由新郑市文明办、新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郑市仁爱助学协会等联合发起的采摘助销倡议书更是在朋友圈广泛转发;具茨山管委会及白庙村驻村工作队、驮窑驻村工作队通过电话、朋友圈、媒体等各种形式帮助村民们吆喝卖杏。白庙村现有89家贫困户,这些家庭中有残疾、重病等成员,他们家中种植的杏树果实近期将要大量成熟上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雨水笼罩,如果采摘不及时,果实滞销,果农们将损失惨重。为帮助他们采摘果实、寻找销路,5月22日下午两点(本周五),郑州晚报、具茨山管委会、新郑市慈善总会、新郑市文明办、新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郑市志愿者协会、新郑市仁爱助学协会、新郑市神鹰救援队等爱心组织,将联合开展“公益助农”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村民们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对果农进行帮扶,再掀助农热潮。

此次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进行:

1.届时我们将通过直播平台带大家走进白庙村百亩杏林,大家可通过直播平台自愿购买。

2.想要到白庙村感受采摘乐趣的朋友,可以报名参与我们的现场采摘。

联系方式:18236759518

集合地点:陶文路与双拥路交叉口向北200m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分享到: 编辑:王洋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