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孤儿,生重病了....” 微信好友编造凄惨身世骗走25万

2019-08-0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许某通过微信群添加张某,谎称自己是孤儿且患病博得张某的同情,两人素未谋面,张某在一年时间内被“借走”的25万余元有去无回。

记者2日获悉,许昌市魏都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许某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万元,责令许某退赔张某经济损失。

2017年底的一天,许某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谎称自己叫“林强”,通过微信群添加远在许昌的张某为好友。此后一年的时间内,许某虚构“自己是孤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等事实,编造“自己生重病”、“办理住房贷款送礼”等理由,骗取张某的同情和信任,不断向张某“借”钱,后张某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多次向许某提供的账号转款。除去许某归还的极少部分欠款,张某共计向许某转账25万余元。赃款许某用于个人挥霍。
张某报案时称,许某用悲惨的身世骗取自己的信任,一开始还能返还少部分借款,在后期谎称要买房的过程中,甚至以成都大雨封路,办理住房贷款当日截止,需要租直升飞机前往办理相关手续这样的理由蒙骗自己。张某也怀疑许某在说谎,但当她想要回钱财时,许某以自杀相要挟,称其死后张某一分钱也拿不到。就这样,张某越陷越深,直至血本无归。
法院审理后认为,许某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检察机关指控罪名成立。
审理该案的法官提醒,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也不断升级。许多犯罪分子事先伪装身份信息,利用交友软件寻找“猎物”,且基本都目的明确,即在短时间内骗取到最大值的财物。以“租直升飞机”这样荒唐的理由借款我们一定很难相信,但随着步步为营设下的圈套,很多人就会失去判断能力,最终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在网络交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理智,当对方频繁的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通过各种方法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被虚拟世界迷了眼。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朱子琪 邢博

分享到: 编辑:张潇 统筹:黄修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