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视频▲
3月9日,社会学专家、教授李银河做客郑州松社书店,解读人生哲学与生活之美。
李银河主攻婚姻家庭、性别和性等研究领域,曾因她的前尘往事和研究观点一次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退休后的她,隐居海滨六年乡,上午写作,下午看书,晚上看电影,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她戏称退休后是在构筑自己的“瓦尔登湖”。
六年思考的精华便是《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本书的着眼点从宏观社会转向个人存在,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交友之道、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
她曾在在发布会上说,这些“窃窃私语”式的文章是为自己写的,像蒙田说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就愿意自说自话。当然,她也希望能给大家在迷惑中带来一点顿悟,在悲伤时带来一点欣慰。
“我最心仪的生活是梭罗那样简单的生活。如果心地单纯,世界就是一个简单的世界;如果心思复杂,人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人生。”李银河表示,想要过简单的生活,需要人天天修行。
李银河说,人年轻时,苦于参不透,所以一心探索真理。每每想到宇宙浩瀚无垠、生命渺小偶然,人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尘埃,世间万物从宏观上看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在于对当下事情的感受和行动。所谓的真理就是我们存在的真实状态。平静和自信正来自于对自己灵魂和肉体的诚实面对,照原样接纳它、善待它,过一个清醒而快乐的人生。
《我们都是宇宙间的微尘》一书体现了李银河现阶段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旷达超脱的内心追求。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
正如李银河所说,一个人无论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只是自自然然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生活,这是最省力且最快乐的人生选择。
◎ 作者介绍
李银河,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婚姻、性别与性。业余写作小说、随笔和诗。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人之一。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精选文摘
1.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充满了诗意,他不必写诗也是一个诗人。
2.
要想让爱情持久,须经提纯过程。要不断地祛除杂质,只保留最美好的情愫。所谓杂质即所有负面的情绪,如嫉妒,计较,比较,怨恨;保留下来的只有正面的东西,如欢喜、欣赏、温柔、热爱。
3.
爱是人间最有趣的游戏,是两个高智商、心灵极为敏感、灵魂丰富有趣的人之间的游戏。所谓爱,就是对对方的灵魂不断地叩问。
4.
独处使生活值得一过。独处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最舒适的生活方式,最少困扰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容易得到快乐与平静心境的生活方式。
5.
把生命比喻为春夏秋冬轮回更替都是太过慷慨了,它更像是朝生暮死的蜉蝣,像太阳一照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朝露。想到这里,马上会产生失重感,好像一百多斤的肉身瞬间变成一粒微尘,完全没有了重量。人的一切变得无足轻重,荒诞不经。
6.
爱情是一场内心中的风暴,是人脑中的风暴,它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迷恋、迷惑、着迷。它能是一个什么样的错误呢?也许他所爱非人,也许他心中的他是夸张的,完美化的,甚至是偏离真相的,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错觉,一个错误的认知。但是他爱上他这件事本身却不是一个错误。
7.
激情的浪漫之爱是一种特权,它只属于懂得爱和会爱的人,它只以懂得爱和值得爱的人为对象。它一旦发生,就可终身受用,无论爱的对象逝去了,还是对这爱浑然不觉。因为爱一旦存在,就是实在的,自身圆满的,可以享用的。
8.
一个人无论是平凡的还是不平凡的,只是自自然然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生活,这是最省力且最快乐的人生选择。
9.
人在哪里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纯度。人可以生活在大城市、小城镇或者乡村,生活在随便哪个国家,这些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生活内容之纯粹与美好。
10.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应当有一个直取核心的态度。在世上万千事物中只要那个最实在的东西:吃东西就吃自己最喜欢的;住房子就住那个最舒适的;交朋友就交那个一起呆着最舒服的;恋爱就爱那个动了心的。直取核心的态度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要活就活个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真哭真笑,真苦真甜。绝不在虚头巴脑的事情上浪费生命。
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