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竟藏着如此厚重的历史!”“这是我第3次来‘城市考古体验课堂’了!”5月1日上午,郑州商都书院街贵族墓地考古工地开放现场,市民杨女士手持“宝藏任务书”,漫步在3600年的时光长廊,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一旁的小学生晨晨则自豪地表示,自己已经是这里的“常客”,对各类考古活动了如指掌。五一假期首日,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将考古现场打造成一场集科普、体验、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盛宴,让3600年前的早商文明与今人在互动游戏中“对话”,考古工地变身“沉浸式历史课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能玩能学,惊艳四座
签到互动区、休闲露营区、考古体验区……各个区域的工作人员身着统一工装,面带微笑,为每一位到场的观众带来温馨的体验。
“指尖唤醒文明”巨型刮刮乐签到墙前,小观众丫丫小心翼翼刮开涂层,一件白釉执壶图案映入眼帘,“这件白釉执壶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哟!” 工作人员的讲解让丫丫对今天的参观充满了期待。“这个创意设计太棒了,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与古老文明的距离!” 丫丫妈妈赞叹道,孩子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也因此被瞬间点燃。
商都书院街墓地位于郑州商城内城东南,是一处具有兆域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是郑州商城考古70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观众对这座商代贵族墓地的了解更加深入:这里出土的黄金覆面、金箔、玉杖首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早商时期贵族丧葬礼制的完整形态……“作为郑州市民,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郑州历史的厚重。”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市民杨先生看着现场的出土器物和厚厚的夯土墙图片,不由得连连感慨:“大家有时间一定要来这里看看!”
互动体验,点燃热情
在“考古课堂”区域,工作人员正在演示文物修复过程。“这些陶片就像历史的拼图,”面对观众好奇的目光,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讲解:“我们先分析器型、拼合,然后修补,通过它们,就能窥见商代人的饮食生活和工艺水平。”
不远处,“金属探测寻宝”区域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参与“寻宝达人”的观众手持金属探测器,在草坪上寻找仿制古钱币,每找到一枚都兴奋不已。
草坪上,“声溯千年”古乐器音乐会正在上演。音乐学者用复制的古乐器缶、编钟、古琴演奏着悠远古朴或雄浑大气的旋律,令人仿佛穿越时空。
在“青铜有‘脾气’”区域,小朋友们忙着用植物皂基、精油制作青铜器造型的精油皂;在“文物修复体验盲盒”区域,观众化身“修复专家”,亲手体验文物修复的精细过程。“这个‘双联壶’要先用砂纸打磨一下缺口部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丁豆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仿制陶片,感慨道:“考古工作比想象中更需要耐心和细心呀!”
放眼这处大型“城市考古体验课堂”,每个互动区域前都围满了兴致勃勃的观众。市民韩女士更是赞不绝口:“活动太多了,考古发掘体验、做精油皂、文物修复盲盒,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每个活动都精彩纷呈!”
露营休息,悠享假期
孩子们激动兴奋地在活动现场“撒欢”,不少家长则悠闲地在露营帐篷下喝着现场免费提供的茶水,享受着假期的悠闲时光。干净整洁的休闲桌椅上,整齐地摆放着主办方为大家准备的花露水、抽纸、湿巾等用品,细节之处尽显贴心。
“这次体验活动真让我感到惊喜。”参与完活动的韩女士表示,这里的互动活动,让考古工作及郑州的历史走到大众身边、走进大众心中,真正让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在这里“活”起来:“通过现场体验,让观众、尤其是孩子们在互动游戏中感受到郑州历史的厚重、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据悉,此次开放活动将持续至5月4日。同步开放的还有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等考古工地。欢迎大家在这些生动的“历史课堂”触摸历史深度、感知华夏文明。
记者 左丽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