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郑州好睦邻·如意坊的茅台文化体验馆变身非遗交汇场,精彩的“贵州茅台酒非遗雅集活动”在此举行。豫黔两地非遗技艺与茅台文化熠熠生辉,为社区文化生活注入全新的活力。

这场活动通过非遗体验与茅台品鉴等活动相结合,吸引大量周边居民参与,成为茅台文化融入社区生活的一次成功实践。当豫黔非遗技艺相映生辉,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在茅台文化体验馆大门前精彩上演。河南非遗的浑厚质朴与贵州非遗的绚丽多彩,因茅台文化而和谐相融。
走进活动现场的非遗体验区,只见剪纸互动体验桌前围满了市民。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细心裁剪着红色窗花,脸上洋溢着创造的喜悦。不远处的泥泥狗DIY制作区,几位年轻人正为自己手中的民俗工艺品上色,让这项源自河南淮阳的古老技艺在当下焕发新生。

郑州名门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黎明在活动中表示:“茅台酒不仅是一杯酒,更是一部流动的酿造史。它坚守‘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工匠精神,以优质原料、传统工艺精心酿制,成就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郑州名门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华深有感触地说:“作为贵州茅台在河南市场的文化使者,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让这杯传承千年的美酒,与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今天,我们找到了答案。”

答案就藏在非遗技艺的每一个细节中。赵建华进一步阐述:“在非遗剪纸的指尖翻飞间,我们看到了与茅台酿造相通的匠心独运;在非遗吹糖人拙朴的造型中,我们读懂了与茅台传承相似的文化密码;在木版年画的吉祥寓意里,我们感受到了与茅台品质一致的美好祝愿。”
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河南省区副总经理程世薇深入解读此次活动意义:“我们以非遗为媒,以酱香为韵,开启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河南的剪纸、木版年画、吹糖人等非遗技艺,与贵州传承的蜡染、苗绣,以及茅台酒酿造技艺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

在活动现场的黔韵非遗展示区内,贵州蜡染布的静态工艺展与茅台文化交相辉。程世薇介绍说:“贵州茅台酒的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遵循‘天人共酿’的工匠精神,历经三十道工序、一百六十多个工艺环节的千锤百炼,终成卓越品质。”
当睦邻空间文化升级,如意坊也成为文化与社区连接纽带。据了解,好睦邻·如意坊作为北龙湖畔的一处社区商业空间,近年来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之前从来不知道茅台背后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不少市民参观体验非遗技艺后高兴地说,茅台文化体验馆不再是简单的产品陈列空间,已成为消费者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平台。好睦邻·如意坊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非遗雅集活动通过茅台文化与非遗技艺的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体验。
记者 安欣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