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再添69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郑州有9个。
10月11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博士后工作对提高企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经单位自主申报、省市人社部门网上审核、实地复核,经研究,同意黄淮实验室等69个单位备案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工作。
新设基地中,事业单位26家占新设基地单位的37.7%;企业43家,占新设基地单位的62.3%;民营企业36家,占新设基地单位的52.2%。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科研平台。基地的设立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企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平台895个,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9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38个。
按照要求,各级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要及时通知相关基地单位,指导、帮助其尽快做好招引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加强对基地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督促其做好建章立制、人员选聘、考核管理等工作,积极推进基地博士后工作健康发展。
新设基地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尽快建立博士后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博士后工作规章制度。按照申报时提出的研究项目,结合现阶段重大科研任务,抓紧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选聘工作;要积极与相关流动站、工作站联系,确定联合招收单位和博士后合作导师,认真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要积极参加全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培训活动,学习并掌握博士后工作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和业务能力水平。
此次郑州新增9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欧亚高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船海为高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数字产业研究院、郑州上海交大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华之源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科技学院、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中信科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