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是独居老人、孩子常不常回,哪户是新搬来的租客,甚至哪栋楼的下水道最爱堵——这些小事儿,我都记在本上、更记在心里。”说起自己负责的网格,刘素娥如数家珍。
67岁的她,是郑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亚太社区2号网格的微网格长,退休前曾任郑州海关工会主席。刘素娥告诉记者,在亚太社区,像她这样的微网格长还有很多,他们中不少是退休党员。
退休党员作为社区网格党支部的重要力量,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生阅历,是推动社区发展、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资源,让退休党员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合伙人”,是亚太社区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创新实践。近年来,郑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亚太社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助力社区网格建设,为社区高效能治理凝聚“银发”力量。
802名党员融入网格治理
亚太社区党支部书记范晓静介绍,亚太社区地处经开区、管城区、郑东新区三区交会处,有居民3774户1.1万人,沿街商户120家、企事业单位164家。人口结构复杂、基础设施老旧、服务资源紧张,曾是这里的治理难点。
怎样破局?社区决定把“银发力量”动员起来。
通过走家入户、主动招募、激励带动,亚太社区成功吸引802名党员(含退休党员、双报到党员、企业党员)融入网格治理。通过自荐、推荐的方式,从中择优选出50名“带想法、带能力、带资源、带团队”的微网格长,实现党员全覆盖,构建起“选、育、管、培”闭环管理模式,真正以“党建红”带动“网格蓝”,确保“微网实格”运作高效。
“有人问我‘咱们楼里养宠物的有多少户’,我要说得清具体门牌号。说不准的,就立马再去核实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刘素娥笑着说,“我们这帮老同志,最不缺的就是认真。”刘素娥告诉记者,在亚太社区还有很多微网格长都有这股子较真劲儿,这既是办事处和社区对所有网格工作“底数清、情况明”的基本要求,更是他们作为微网格长扎根网格、服务群众最硬的底气。
“刘素娥不仅是亚太社区微网格长,同时也是七色花文化艺术团团长。”范晓静介绍,社区通过用活“微社团”,挖掘本网格内“土专家”,已组建26个社团组织和志愿服务队,2000余人常态化参与社区网格治理(1500个社区党群,500个共建单位),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00多次。“以刘素娥为例,已有200余名平均年龄63岁的社区文艺爱好者、退休干部参与社区微网格治理。”
从10人发展到近200人文化艺术团
从最初只有10人的小队伍,发展到现在近200人的亚太社区七色花文化艺术团,共建有舞蹈、合唱、乐队、葫芦丝、戏曲、朗诵等特色队伍……七色花艺术团已成为亚太社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从排练场地协调到服装道具筹备,大家从‘业余爱好者’到能登台演出的‘正规军’,这里面的艰辛不言而喻。现在的艺术团不仅成了社区居民的‘快乐源泉’,更成了我联系邻里的‘情感纽带’。”刘素娥说。
老党员是党的宝贵财富,一言一行都对新一代年轻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范晓静告诉记者,社区发挥“五老”人员优势,将社区服务实践中群众口碑好、满意率高的大学生党员骨干吸纳入微网格长队伍。以老带新“育”人才,引导大学生扣好社会人生第一粒扣子,既助力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又让“校园新生力”助力社区治理。
如今,一名名老党员、一支支老干部队伍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他们用阅历化解难题、用温情化解分歧,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缺少的“银发力量”。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老党员们的热情所感染,主动加入社区治理。一老一少,成为社区中一道温暖又充满活力的风景线。
本报记者 王译博 董茜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