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岁男孩,因咳嗽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肺癌。这一病例再次引发公众对肺癌年轻化趋势的关注。专家提醒,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肺癌年轻化趋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叠加引发的。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和环境保护,提高对肺癌年轻化风险的认识,以科学预防应对这一趋势。
近日,15岁的涛涛(化名)因为不明原因咳嗽到省医胸外科就诊。胸部CT检查发现,其右肺上叶有一个1.1厘米的毛玻璃结节。更令人揪心的是,结节内有毛细血管穿行,还有小空洞。在影像学上,这是非常典型的早期肺癌表现。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军峰及其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为涛涛完整切除了病灶,术后病例确诊为微浸润性腺癌。
在公众眼里,肺癌似乎是老年人的病,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患上肺癌呢?杨军峰解释,尽管肺癌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但近年来年轻患者显著增多,临床中就有不少30多岁、20多岁甚至十几岁的病例,肺癌发病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在涛涛身上,具有一些年轻肺癌患者的共同特征:体质偏弱、运动较少、学习压力大、常熬夜、饮食睡眠不规律。此外,他有家族肺癌史,并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机上发育尚未完全,更容易收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杨军峰指出,五大因素尤其需要引起青少年及家庭警惕:
1、烟草环境暴露,包括二手烟、三手烟及电子烟;
2、厨房油烟和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
3、 家族遗传及基因易感性;
4、免疫力长期低下,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5、 忽视早期体检,延误病情发现。
他特别强调,早期肺癌往往症状不明显,定期筛查至关重要。尤其是有家族史、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生活习惯不良以及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实现早诊早治。
记者 邢进 通讯员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