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我……我是来……来谢谢你们的……”近日,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门厅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下,映照着两张格外真挚的笑脸和一面鲜艳的锦旗。这并非寻常的公务来访,而是一场饱含深情的“回娘家”——受助儿童小希(化名)在妈妈王女士的陪伴下,专程前来,只为向帮助过他们的“亲人”道一声感谢。
孩子的蜕变是最好的礼物
“谢谢叔叔阿姨!”进门后,小希略显腼腆地将一面写着“专业服务护儿童,用心用情显担当”的锦旗,郑重递到了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手中。
一旁的妈妈王女士眼眶微红,声音里满是欣慰:“以前孩子因为身体原因,很少有机会参加集体性活动,我们看着也心疼。自从参加了咱们中心的研学活动,变化太大了!”
王女士笑着分享儿子的点滴进步:“现在他自理能力强多了,也愿意主动跟人交流了。每次活动回来,都兴奋地拉着我讲半天,博物馆看到了什么宝贝,田里摘了什么瓜果,机器人怎么动起来的等等,小嘴巴说个不停,还总惦记着下次活动啥时候开始。看到他这么开心、这么期待,我们做家长的,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表示,这份喜悦,是中心带给这个家庭最珍贵的礼物。
量身定制的成长平台
据了解,王女士和孩子口中的“研学活动”,正是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二七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精心组织实施的儿童社工服务项目。
近年来,面对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日益增长的成长发展需求,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立足郑州实际,创新推出了聚焦儿童民政服务对象的“1+8+N”服务模式(即1个中心统筹、8大主题研学、链接N方社会资源),旨在为困境儿童搭建沉浸式、专业化、社会化的成长平台,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全面、健康发展。
从文化熏陶到自然体验,从历史传承到未来探索......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像小希一样的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融入城市。
项目自启动以来,开展了23场研学活动,累计服务儿童743人次,动员志愿者百余人共同行动,凭借精准、贴心、专业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及其家长的广泛认可。
是责任也是使命
这面承载着孩子成长喜悦和家长无限感激的锦旗,郑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深受触动:“这面锦旗,是服务对象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发挥社会组织在民生建设领域的积极作用。”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