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牟新区(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民警:他既能在刑事技术岗位潜心钻研,又能在反诈战场凌厉出击,用专业与执着守护着群众的“钱袋子”。他,就是反电信网络诈骗大队民警苗新超。
2015年苗新超加入公安队伍,在刑侦技术岗位积淀了8年专业功底;2023年主动请缨投身反诈,短短两年时间,便凭借突出反诈战绩斩获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个人嘉奖等荣誉。
“电诈分子敢伸手,我们就敢斩腕!”这是苗新超常挂在嘴边的话。2022年初,一起涉案120余万元的电诈大案打破辖区宁静,线索指向某地涉诈重点区域,嫌疑人反侦察意识极强。临危受命的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案情,连续多日蹲守追踪,首批嫌疑人落网。但这仅仅是开始,面对“零口供”困局,他像“拼图高手”般梳理碎片信息,用铁证锁定核心目标。随后一年多里,他带队往返多省,在蛛丝马迹中步步紧逼,最终将整个诈骗链条连根拔起,为群众追回损失70余万元。这场攻坚战,让“一追到底、绝不放弃”的刑警韧劲深入人心。
“绝不能让诈骗分子破坏营商环境!”面对新型网络犯罪,苗新超始终保持敏锐洞察。2024年6月,某外卖合作企业被恶意索赔50余万元,他迅速识破这是利用平台漏洞的有组织诈骗。从13个停用商户账号的虚假下单记录入手,他主导深度研判,连夜蹲守抓获主犯叶某,顺藤摸出一个以“股份分成”拉拢闲散人员的完整链条。21名嫌疑人悉数落网、20余万元损失追回,为网络营商环境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2024年,“对爱相亲”APP诈骗案中,他从受害人充值刷礼物的细节里嗅到团伙作案气息。不满足于抓获直接作案者,他带队顺线深挖,一步步揭开惊人真相:数千名“聊手”伪装成相亲对象诱导消费,背后是专业开发团队搭建的诈骗平台。经过3次集中抓捕,彻底捣毁这个专业诈骗平台,该案被央视《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度报道,成为打击新型网络诈骗的标杆案例。
“打是手段,防才是根本。”苗新超深知,让群众“骗不走”比“追回来”更重要。他创新推出“案例解剖式”宣传:把本地高发的投资理财、虚假购物等骗局拆解成“反诈情景剧”,通过集中宣讲、上门普及、短视频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揭示“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核心要诀。在社区广场,他手把手教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在企业车间,他结合“两卡”犯罪案例警示年轻人,让“防范意识”成为群众最贴身的“护身符”。
自参加工作以来,苗新超累计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15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20余人,抓获在逃人员15人。其中,在反诈领域成绩尤为突出,破获涉电诈类案件110余起,抓获涉电诈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46人,用扎实的战绩筑牢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线。
“我们多一分努力,群众就少一分损失。”这是苗新超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电诈手法不断翻新、犯罪链条愈发隐蔽的挑战,他始终以“抽丝剥茧”的细致、“一追到底”的执着,在反诈战场上书写着“守护”二字的分量。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征程上,这位年轻的反诈先锋,正用热血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忠诚与使命。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贾留玉 徐少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