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利用其高效与便利特征的新型金融诈骗手段也在悄然萌发。利用AI技术的诈骗案件手段隐蔽且迷惑性强,尤其中老年群体更难以分辨。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深度剖析典型案例,助力公众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筑牢财产安全防线。
AI视频真假难辨,“深度伪造”勿轻信!
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明星视频,以虚假形象向中老年人推销商品,甚至编造“明星拍戏缺钱”等理由诱导转账。
据相关媒体报道,某地一位老人到银行办理业务,声称要贷款200万元给“某明星”拍戏,后经调查发现,其手机里的“明星”视频实则为AI合成。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近日某地法院审结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年过七旬的王某夫妻也同样遭遇了“AI换脸”的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其家庭信息后,利用AI技术合成其“儿子”的面容和声音,在视频通话中谎称“出事被抓”,急需用钱。王某夫妇信以为真,取现金交给对方,事后才知被骗。经查,该团伙已通过类似手段诈骗多名被害人,金额达数十万元。
交通银行信用卡安全提示:三招识破AI诈骗陷阱
部分银发群体缺乏对AI技术的了解,极易被犯罪分子设置的逼真画面和话术所蒙蔽。对此,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提醒公众牢记以下三招,守护财产安全。
第一招:警惕“非官方”信息,核实身份再行动
银行不会通过电话或视频索要验证码、密码或要求转账。接到可疑电话时,立即拨打官方热线核实,切勿轻信。对“熟人求助”也要保持冷静。若视频通话中要求转账,务必挂断后自行拨打联系本人核实。
交通银行信用卡提醒:信用卡严禁外借,一旦被用于洗钱,持卡人不仅面临信用受损、账户冻结风险,还可能沦为共犯。“代还”“养卡”背后往往是违法深渊。
第二招:强化“家庭防骗”沟通,普及AI诈骗知识
子女需主动关心家中老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AI诈骗的常见手段,提醒其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随意转账。同时,警惕“AI合成内容”,对来源不明的视频、音频保持怀疑,尤其是涉及资金往来的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
第三招:善于“技术反制”,提升账户防护等级
鼓励老人使用官方APP,通过设置交易限额、开启账户安全锁等功能,降低资金风险。定期更新密码,避免使用简单或重复组合。
AI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务必以更敏锐的警惕性应对风险。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与消费者携手构建“技术+意识”的双重防护网,守护每一份信任,捂紧全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