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执行干警,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经济纠纷,还帮我们维系了合作!”近日,郑州航空港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不懈努力,成功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消除了当事人之间的隔阂,而且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受到双方当事人一致感谢。
冯某是某冻品大世界的一家个体工商户,因冻品买卖与暴某建立合作关系。然而,自2024年起,暴某陆续拖欠冯某货款共计1.7万元。“冻品生意本小利薄,这笔钱对于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够我再进一批货,也可以交俩月房租……”冯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称。
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暴某承诺分期支付拖欠货款,法院依法出具调解书。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调解书生效后,暴某并没有依约履行,而是玩起失踪的“游戏”,冯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受理执行案件后,执行干警启动财产调查程序,但发现暴某名下既无存款,也没有房屋、车辆等财产。面对这一困境,执行干警与冯某沟通,希望其多留意并向执行干警提供暴某行踪或其他财产线索。
经执行干警提示,冯某想起暴某曾对其提起他在一超市经营蔬菜生意。根据这一线索,执行干警赶在超市营业前抵达现场,将正在备货的暴某逮个正着。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暴某一脸错愕:“我……我就是暂时周转不开,过段时间钱到位了我把欠款还上。”看出暴某并无还款的诚意,执行干警决定将其带到法院继续做工作。
在法庭调解室,暴某最终吐露了心声:“不是我不想还钱,主要是气不过,冯某父亲太过分,三天两头来我档口挡门,弄得我生意没法儿做!”
终于找到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症结,执行干警决定先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做双方思想工作,努力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
执行干警一方面劝说暴某换位思考,理解冯某的心情,冯某家人之所以采取过激行为是因为其欠款在先;另一方面劝说冯某认识到自己家人行为的不当之处。经过执行干警耐心劝说,双方当事人逐渐消除对立情绪。
执行干警立即组织双方进行当面沟通,教当事人算人情账、经济账、法律账。见冯某主动道歉,暴某的心结终于解开了,其表示自己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并当场通过微信转账方式结清了欠冯某的货款。
记者 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