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郑州晚报财金周刊

2025-05-2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4月全市经济运行 稳中向好

昨日,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发布4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4月份,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个、0.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近七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新材料产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1%、13.9%、12.3%,对规上工业贡献率合计66.5%,带动作用明显。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投资加快推进。亿元及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5%,比一季度加快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8.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支撑作用显著。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2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3个、2.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6%,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3%。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4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扩围提质持续显效。4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3倍、1.4倍、45.4%。1~4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4亿元,同比增长5.9%。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产业快速增长。4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新产品供给加快产出。4月全市规上工业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传感器、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1.5%、68.4%、42.2%、19.3%。新产业投资态势良好。1~4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3%,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活力彰显。4月全市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4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整体延续稳中向好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现阶段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动能仍需进一步增强。

记者 侯爱敏/文 徐宗福/图


魅力新“夜”态 引客逛老街

入夜的郑州,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当夏夜的晚风轻拂,人们上“岛”环游,在悦动的音符里感受音乐会的浪漫;红砖墙、长烟囱,法桐成荫满目翠,人们在特色商业街区品味独属于老街的韵味……当一幅幅夜景徐徐铺展,郑州夜经济的昂扬乐曲也响彻夜空。

鼓励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醉美·夜郑州”消费季活动、发放各种消费券……在多项政策的加持和引领下,郑州夜经济活力不断被释放,夜经济形态日趋丰富,消费热度不断升温。

超元气:新旧潮流交融共振

打开夜郑州的方式很多——

它可以是用音乐的方式。暮色四合,北顺城街的一处街角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复古的火车头静静停驻。当第一缕吉他弦音响起,温柔、热情的民谣旋律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这里就是“火车·民谣现场”。

上个周末,龙湖金融岛上光影交织,人潮涌动,不少消费者或结伴好友,或和家人一起前来打卡、购物消费,晚间的一场音乐会更是嗨翻全场。

它可以是用市集的方式。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商业整体存量规模约700万平方米,商业体量居全国前十。近年来,我市不少商圈、特色街区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促消费路径——市集经济。

漫步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在朱雀市集,尝一碗美食,感受人间烟火,品味香气四溢;在八大匠造物集,执一柄漆扇,流转千年时光,传承匠心精神……摊主的吆喝声、人们的谈笑声,演绎着市井烟火与街区消费交融的生动长卷。

这个端午节假期,龙湖金融岛银泰inPAPK将开启银盐市集,消费者可在此遇见新品牌、玩转新活动;二七万象城将推出山海手帐市集,众多设计师将齐聚郑州,首发200多种新品……多场特色市集,带领消费者打开不一样的假期生活。

据市商务局统计,目前,我市21条特色商业街区总经营面积达103.6万平方米,店铺总数达1522家,各街区月均客流量突破2800万人次,月均营业收入突破8.5亿元。

超洋气:老口味新滋味共飨

如今,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加快布局夜间生态,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丰富夜宵时段用餐体验,让郑州的夜晚更加“活色生香”。

近日,一些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发现了“不一样的海底捞”。夜幕降临后,海底捞火锅新田国贸360广场店的“夜宵主题区”霓虹闪烁,从一家火锅店变身为轻松惬意的社交乐园。每天21时至凌晨,该店定时开启两场主题互动表演。精彩的流行音乐DJ、舞蹈、花式调酒表演不断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大家挥动荧光棒,享受着属于夜晚的璀璨时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海底捞近期在郑州刚刚升级完成的海底捞火锅夜宵主题店,目前共有2家,分别位于国贸360广场和人民路丹尼斯。在菜品方面,夜宵主题店推出专属夜宵菜单,包括烤孜然羊肉串、烤土豆片等6款烧烤,捞汁小海鲜等夜宵小菜,以及多款花式调酒,受到市民青睐。

一碗牛肉拉面,也有了新花样。位于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的老字号品牌创新主题店——杨记清芳牛肉拉面,首次颠覆传统拉面形式,打造拉面+咖啡+甜品全新焕新模式,一开业便吸引大批城市本土地缘客群及年轻外地客流。同时,该园区将打造老字号非遗美食特色街区,希望老字号非遗美食能在保留传统工艺与经典口味的同时,借助园区的创新氛围与年轻客群,融入现代元素,开发新菜品、新服务,焕发全新的活力。

超人气:激活全域消费升级

如果将夜晚的消费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每天21时之后,不少商场依然客流火爆。诸多商家推出晚间生鲜、烘焙商品打折、送赠品等活动,让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目前,我市不少商业设施营业时间延长至22时,有的商场在重要节假日营业至自然闭店,每天19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逐步上升。郑州24小时便利店越开越多,19时以后的销售额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郑州“夜经济”形态日趋丰富,消费热度不断提升。2024年,央视财经发布首个“中国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在夜间消费最活跃的10座城市中,郑州名列第八位。

多个商圈呈现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展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画面。花园路商圈、龙子湖商圈等以“潮流+”“时尚+”为核心,融合生活、文娱、科技、展览、游乐等高聚集度消费业态,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点商圈。二七万达商圈实现夜间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一站式”、全年龄层消费。

一场场活动越来越出彩、一波波消费券越来越多元。据了解,我市全年各类促消费活动不断档,主题鲜明有特色,其中2024年先后举办元旦春节“跨年焕新”消费季、五一促消费、“醉美·夜郑州”消费季、十一黄金周促消费等活动,发放汽车消费券、惠民通用消费券、电商消费券超2亿元,推出特色消费路线23条,直接拉动消费近百亿元。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市推出“乐购五一”消费月系列活动,举办促消费活动320场以上。

放眼全市,不少与夜消费相关的项目也在提质升级。华润郑东万象城、正弘坊、银泰商业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山姆会员店、麦德龙新店等项目稳步推进;二七广场景观改造、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新中式宋风文化街区、顺城街改造提升等夜消费新场景项目层出不穷。

夜经济彰显着一座城的消费活力。斑斓光影中的郑州,处处流淌着蓬勃生机:流光溢彩的新场景、多彩多姿的新生活、丰富多元的新体验,为消费市场点燃一把把旺火,照耀着郑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 成燕  孙婷婷 文/图


郑州公积金贷款实现“一证办” 

只需身份证即可办理

不包含“商转公贷款”业务

5月27日,记者从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自2025年5月27日起,公积金贷款申请人签订商品房或存量房买卖合同后,只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即可申请办理公积金贷款,原来办理公积金贷款需要提供的纸质申请材料可以不再提供,简称为公积金贷款“一证办”。

据了解,此次政策优化措施聚焦于群众需求,是全面推进数据赋能,让数据多跑路,做到“减证便民”之举,进一步方便缴存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在“减材料”方面,商品房贷款纸质材料由8项减为1项,二手房贷款纸质材料由10项减为1项,两项业务办理时纸质材料均只需借款人、配偶及共有人持身份证原件。其他材料如婚姻状况、商品房买卖合同等信息,系统可直接采集核验;新建商品房的不动产预告登记证明,首付款发票的票号、日期、金额,用于还贷的银行卡号等,只需将电子证照或电子材料编号、卡号告知工作人员即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推进“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此外,记者了解到,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相关风险防控措施同步升级,多项贷款审核要件由数字化审批代替人工审批,公民信息“可用不可见”,构建全流程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业务安全规范运行。

市民可拨打“0371-12329”客服热线,或通过郑州市各政务服务中心公积金办事窗口、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方网站进行了解。

为推行公积金贷款“一证办”新模式,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重塑了贷款业务新流程,大致分为三步:

1.申请人(含本人、配偶或房屋共有权人)出具身份证,提前了解并填写《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信息采集表》(可提前在“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方网站下载填写或现场领取填写)。同时,提前了解贷款办理流程。

2.公积金中心根据申请人授权,查询核验贷款申请信息,确认贷款方案,录入贷款信息。

3.申请人签订公积金贷款相关手续。

此外,该中心提醒到:对于部分未实现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的县(市)、区,可继续使用对应的纸质材料申请办理公积金贷款。需注意的是,“一证办”适用范围不包含“商转公贷款”业务。

记者 孙雪苹


我省发布首批跨境电商

 产业带“源头工厂”名录 郑州26家企业入选

5月26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为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加快我省特色产业数字化出海,该厅根据前期征集情况,梳理形成首批138家跨境电商产业带“源头工厂”名录,郑州26家企业入选。

整体来看,首批河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源头工厂”覆盖的产业类别包括家具家居、机械制造、工程建材、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生物健康、汽车摩托车配件、鞋靴、发制品、体育用品、文创玩具、美妆个护、冶金能源、包装制品、化学品、宠物产品。

此次入选的郑州企业有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逸祥卫生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名扬窗饰科技股份公司等26家。覆盖的产业类别有家具家居、机械制造、工程建材、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生物健康、汽车摩托车配件。这些产业类别积聚郑州优势,企业编入“源头工厂”名录,有助于产业带内企业商家携手“触电”出海,推动产品出海转向产业链出海。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持续征集、分批发布跨境电商产业带“源头工厂”名录,适时汇编成册,在相关经贸活动中广泛宣传推介。按照要求,各地商务部门将全面梳理、深入摸排本地特色产业带,不断充实跨境电商“源头工厂”数量、完善信息,及时报送。

记者 成燕 孙婷婷


中小餐饮企业如何逆势增长? 

这场分享会干货满满

昨日,以《中小食品餐饮企业战略增长之道》为主题的行业分享会在郑州举行。该活动吸引全国200余家食品饮料、餐饮领域企业家参会。会上,里斯咨询集团旗下专注中小企业战略服务的专家品牌“大树落地辅导”正式发布适配中小企业的战略方法论 ——“小战略”,为中小企业如何通过精准战略实现逆势增长赋能。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但目前面临资金、技术、竞争、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瓶颈问题。大树落地辅导创始人李亮分析说,小企业更需要用战略优势弥补资源劣势。该团队研发的品类创新四步法(品类创新→定义品类→推出品类→主导品类)为小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明晰思路。该方法论已成功助力“费大厨”、“兰格格”草原酸奶、大角鹿瓷砖等30余家企业突出重围。

放眼未来,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将呈现哪三大趋势?答案是:健康化、药食同源与减法革命。李亮深入分析说,药食同源与超级食材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机会点。其中,深入挖掘药食同源理念将给越来越多品类创造新机会。

“小企业无需仰望巨头,只需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终有一天,草原上也能长出参天大树。”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小战略”方法论不追求颠覆式变革,而是从中小企业基因中挖掘特色与潜能,通过阶段性胜利积累势能,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和突破。

记者 成燕 孙婷婷


国潮与二次元撞出奇妙“粽香” 

百荣第八届端午展互动体验活动引热潮

粽香飘十里,非遗映新辉。近日,由郑州百荣世贸商城与京东快递共同举办的百荣第八届端午展销会互动体验活动在百荣B座北广场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以“粽头戏乐聚百荣·粽情礼京东速达”为主题,通过传统民俗体验抽大奖、二次元Cosplay沉浸式互动,打造出横跨千年的文化狂欢,让人们尽情感受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钓粽子备受大人小孩喜爱。工作人员将一个个粽子形状的KT板立在地上,参与者手持钓竿专注垂钓,好似一场趣味“粽子大作战”。“射五毒”创新为“投五毒”,却未减参与者热情,人们手持粘球,瞄准目标并用力投向五毒粘区,每投中五球即可获得一次幸运大转盘抽奖机会,中奖者满心欢喜。在体验乐趣的同时,也传承了端午驱邪避灾的寓意。有家长表示:“孩子平时很少接触到此类传统活动,这次的活动让他觉得既新鲜又有趣,很有意义。”

除了传统民俗体验,此次活动还融入创新的Cosplay元素,邀请专业Coser扮演白蛇、公孙离、草神等热门游戏角色,吸引众多市民围观打卡,互动合影。不少市民表示,在百荣端午活动中看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角色,这种古今融合的方式很新颖,让传统节日变得更加有趣和时尚。

当传统粽香邂逅新奇创意,百荣B座端午展销会上粽子化身各种“使者”,解锁舌尖上的无限可能。有为高考学子定制的“一举高粽”粽子礼盒,寓意莘莘学子考场乘风破浪;赠职场人的“大展宏图”粽子礼盒,寓意前程似锦;献给长辈的“福寿安康”粽子礼盒,承载安康祝愿;送亲友的“粽情相聚”粽子礼盒,传递着思念与牵挂。

记者 成燕 安欣欣 文/图


我省出台“人工智能+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

未来课堂 AI可能化身“辅导老师”

当AI化身“辅导老师”、人形机器人走进课堂会是怎样的场景?5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印发《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强省建设。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人才培训体系、课程体系和高标准学科平台,打造若干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特色应用模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域本土专业人才、领军人才。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

实施AI驱动教与学,行动计划提出,推广人工智能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遴选推广一批省级“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深度整合全学段教育资源,推动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苗圃资源、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和行业认证资源、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基础与前沿学科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资源,形成覆盖各学段的数字资源库。鼓励各校整合建设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共享与技能认证平台,开发“数字化”“活页式”“模块化”课程和教材,推进教育资源从传统的“知识中心”模式向“能力中心”模式转变。遴选50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新建30个省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构建多元主体、人机协同的教育评价模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教育评价创新变革。

重点探索数字化赋能校园安全管理,建设高校数智“一站式”学生社区、AI辅导员等数字化育人载体。

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推动学科发展。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加强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融合发展,整合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认知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资源,鼓励具有建设条件的高校探索成立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研究和应用创新。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强化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支持已有专业向人工智能方向转型升级,建设一批具有人工智能特色的“四新”专业,打造人工智能专业集群,支持建设基础好的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学院。

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多层次教育体系。

开展全学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视野和适应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基本能力。在全省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行业模型研发和数据产品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在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整合校内外人工智能软硬件和数据资源,建设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共建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鼓励省级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等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项目。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引进世界一流大学资源,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合作办学、学生联合培养。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规模试点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人工智能+教育”领航计划,鼓励各地各校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研攻关、毕业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部署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特色应用模型,培育应用场景。实施本科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项行动。

按照“基础教育探索,职业教育突破,高等教育推广”的定位,科学稳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在人才聚集、产业聚集、资本聚集,且教育数字化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和高校率先布局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联合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打造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场景示范工程。

本报记者 袁帅 董艳竹


医疗、教育、文旅、生态……AI赋能生活

我省全面发力 工作要点出台

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的应用,在全省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智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全力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

算力建设是推进人工智能的基础,工作要点将提升算力供给能力放在首位,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推进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中原算谷等智算中心建设。强化“嵩山”“中原”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功能,提升“一站式”人工智能算力服务能力。到2025年底,全省算力规模突破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提升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功能,制定算力并网、运营服务、交易结算等方面标准,以“一核四极”为关键网络节点,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算力调度网,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聚焦医疗、教育、制造、文旅等行业需求,依托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一批行业开放语料库和高质量数据集。

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争创国家级行业数据交易场所,2025年备案数据交易规模达到50亿元。推动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支持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在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数据智能标注技术应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企业。

推动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的应用

构建大模型创新发展体系,工作要点推动基础和垂直大模型融合创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做强基础大模型,加快培育一批融合行业数据集的垂直大模型。培育一批行业应用开发商和集成商,促进场景大模型落地应用。

聚焦人工智能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和具身智能、类脑智能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应用是关键。工作要点要求,加强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科研、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农业、人工智能+文旅、人工智能+城市管理、人工智能+生态保护、人工智能+防灾减灾。

其中,在人工智能+工业中提出,聚焦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煤炭等8个重点行业,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仓储物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7个关键环节,分批次推动大模型应用场景建设,构建“8×7”工业大模型矩阵,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

在全省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

在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方面,工作要点提出,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若干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聚焦垂直行业领域和关键基础领域,推进技术攻关、场景建设,打造“人工智能+”行业的供需对接纽带、数据开放枢纽、场景孵化平台、生态培育中心。

依托嵩山实验室、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大模型测试验证平台。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征集发布一批示范效应强、应用价值高、推广潜力大的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成熟场景的规模化复制和推广。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是推进人工智能的关键所在,工作要点明确指出,依托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企业、高校等,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全省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启动本科高校智慧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人工智能学生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加快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支持基础较好的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支持职业学校与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依托省“智慧岛”,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孵化器,孵化培育一批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

本报记者 袁帅 董艳竹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