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地市民能享受到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今年4月17日,“郑开同城”服务专窗正式启动,此后两市市民可跨城办理社保卡服务、异地就医备案、企业档案迁移等105项高频政务事项。“郑开通办”得到进一步推进,推动企业开办等特色服务向开封延伸,建立“异地收件、属地办理、结果送达”的闭环机制。好的政务服务推动着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发展。这一系列举措反映出行政审批制度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向好办易办转变,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水平。
稳步推进审批改革 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聚焦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郑州在精简材料、压缩环节上下苦功,在整合事项、优化流程上做文章,在数据共享、压减时限上求实效。扎实推动了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2020年以来,郑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率先在全省开展“一件事”为牵引的“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以法治思想为引领,系统性建设政务服务网、“郑好办”APP、综合自助一体机、大厅综窗系统“四端协同”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优化流程创新服务提供参考,实现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
丰富办事渠道 为群众创造更好服务体验
持续完善全市统一预约系统,全市16个政务服务中心和8个专业分厅11727项事项接入统一预约平台,实现预约渠道、规则、事项、号源、数据管理、服务机制“六统一”,累计预约总量147万余次。
依托线上“郑好办”及线下大厅,强化以市级“郑好帮”、中原“小原帮办”、金水“金小二”等为代表的各级帮办团队,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我市建立了事前“助跑”、事中“陪跑”、小事“代跑”帮办代办服务模式。
经开区实行“移动窗口”进驻小区楼院,拓展多元场景服务;深化“跨省通办”,同昆明、济南深度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增“跨省通办”事项100项;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实现200个事项“同城通办”;新增111项、累计实现615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
持续优化服务供给 创造更好营商环境
推动“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组织上门服务17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难题480余个。
惠济区成立三级“惠帮办”助企团队,推行“一帮到底”,为企业现场指导、解答疑惑。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市大厅探索设置“企业惠客厅”,企业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二七区开展“美好政务惠企行”活动,逐街逐店排查、收集、解决问题。
在数据互信互认互用的基础上,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身份核验、表单自动填充、证照自动获取等技术支撑,实现400项以上“无感审批”,让服务化繁为简、更加便捷,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让数字全面赋能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专业化数据化水平。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郑州正持续做好服务经营主体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为加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郑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