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构建全链条、社会化地质灾害防范体系

2025-05-1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河南省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地域分带性明显等特点,如何科学防治防灾减灾?

5月1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戴浏宾在答记者问中介绍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近年来,河南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灾减灾抗灾成效显著。

规划引领,统筹资源,编制并发布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防治方案,科学安排部署地灾防治工作,明确目标责任和主要任务,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优化工作体系构建,实行属地管理、分层负责,从监测预警、风险评价、科技支撑、公众参与、应急响应和长效机制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构建省、市、县、乡、村全链条、社会化地质灾害防范体系,完善了15项长效工作机制,提升了各级防灾效能。

持续实施治理项目,十四五以来利用增发国债、中央以及省财政资金,安排治理项目71个,治理消除隐患点251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持续减少。

坚持“人防”+“技防”并重,新建自动化监测台站241处,安装设备1454台,实现隐患监测、及时预警、人员撤离闭环管理,提升了受威胁群众临灾避险能力。

坚持本底调查,完成70个地质灾害易发县风险调查评价,进一步掌握风险底数,为精准防控打下基础。此外,每年度各地都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避险演练,提升受威胁群众辩灾、避灾能力。这些举措使河南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期,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每年联合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省预警到县,市预警到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报省防减救灾办,发有关部门单位。通过河南电台、厅门户网站、公众号、短信平台等向社会发布,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措施,确保打好精准防御主动仗,为科学防灾和临险避灾提供决策支持。近三年来实现全省地质灾害零伤亡,守住了地质灾害防治“金标准”。

记者 王战龙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