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期)
立夏,一个带着灵动感的节气,夏天的帷幕自此轻轻开启。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立夏之后,气温迅速升高,雨水明显增多,生命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万物至此皆长大”。
一直以来,节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是天与人的某种约定,在固定的时间提醒我们,今夕何夕,该行何事。我们也得以在复复年年中找到切分时间的支点,体察四季的变迁。即便是同一个节气,在中国大地的不同区域铺展时,我们也能体察到气温的差异、物候的不同、习俗的多元,由此照见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
《礼记》描述的立夏物候,是蝼蝈(lóu guō)鸣、蚯蚓出、王瓜生。
因夏而鸣、而出、而生、而秀的物候次第中,古人以顺应而不冲犯的礼敬之心,乐享着天地赐予的“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的繁盛田园。立夏时节,恰是草们、苗们的青年节。
立夏日,夏的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而春的面积约为585万平方公里。(以气象学标准为计)
一年之中,什么时候春天的面积最大?不是清明,不是谷雨,而是立夏。确切地说,是立夏的三候(5月15日至20日左右)。所以,如果以平均气温来定义节气,立夏或许应该改名为“盛春”更为贴切。
孟夏之时,人们常常感慨“无可奈何春去也”。但按照气温的标准,立夏到小满时节,反而是春天疆域最全盛的时期。
一位朋友说:“你们气象学的入夏标准太烦琐,我们的标准是‘樱桃红熟’。”吃上樱桃,便是夏天。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3. 清淡饮食
5. 不要淋雨
夏天吃完早饭去散散步,15分钟就好,适当的锻炼有利于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体内湿气,还能颐养心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主创: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