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绘报 | 立夏!春已逝,谨祝夏安

2025-05-0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第187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

立夏,一个带着灵动感的节气,夏天的帷幕自此轻轻开启。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立夏之后,气温迅速升高,雨水明显增多,生命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万物至此皆长大”。

一直以来,节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是天与人的某种约定,在固定的时间提醒我们,今夕何夕,该行何事。我们也得以在复复年年中找到切分时间的支点,体察四季的变迁。即便是同一个节气,在中国大地的不同区域铺展时,我们也能体察到气温的差异、物候的不同、习俗的多元,由此照见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

立夏三候
—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

《礼记》描述的立夏物候,是蝼蝈(lóu guō)鸣、蚯蚓出、王瓜生。

根据《礼记训纂》,“蝼蝈,蛙也。”立夏之后,“听取蛙声一片”,著名的“天气预报员”开始亮相、发声了。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蝼蝈是“生穴土中”的蝼蛄(lóu gū)。其实甭管特指哪个,立夏之后,各路“歌唱家”都开始纷纷登场了。

因夏而鸣、而出、而生、而秀的物候次第中,古人以顺应而不冲犯的礼敬之心,乐享着天地赐予的“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的繁盛田园。立夏时节,恰是草们、苗们的青年节。

入夏标准
—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

立夏日,夏的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而春的面积约为585万平方公里。(以气象学标准为计)

一年之中,什么时候春天的面积最大?不是清明,不是谷雨,而是立夏。确切地说,是立夏的三候(5月15日至20日左右)。所以,如果以平均气温来定义节气,立夏或许应该改名为“盛春”更为贴切。

孟夏之时,人们常常感慨“无可奈何春去也”。但按照气温的标准,立夏到小满时节,反而是春天疆域最全盛的时期。

一位朋友说:“你们气象学的入夏标准太烦琐,我们的标准是‘樱桃红熟’。”吃上樱桃,便是夏天。

立夏养生,做好这几件事
—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
1. 适当午睡
夏季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所以,夏季午睡对防病养生也起着关键作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所以“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
2. 别太易怒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3. 清淡饮食

夏季饮食宜清淡,适当多吃蔬菜、瘦肉和时令水果,少吃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尤其夏季是烧烤旺季,对于烧烤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急性胃肠炎的发生。要有所节制,避免过食肥甘而生内热,加之环境的暑热,内外相合而生百病。
4. 不要贪凉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黄涛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入夏后,很多人喜欢贪凉,比如年轻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贪吃冷饮冷食、有些人跑步致大汗淋漓等,反而容易伤阳气,损伤身体的阳气。

5. 不要淋雨

进入夏季后,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最易乘机而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周敏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6. 适当锻炼

夏天吃完早饭去散散步,15分钟就好,适当的锻炼有利于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体内湿气,还能颐养心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立夏是一个满怀期待的词
从此刻起
期待阳光穿透云海
期待海浪拍打沙滩
期待那美好浪漫的仲夏
既然春风留不住
夏日时光莫辜负
换上轻便的衣裳
走进暖融融的初夏
感受旺盛生长的草木
聆听熙熙攘攘的街道
这曼妙与美好
就在你的身旁

主创:李丹

分享到: 编辑:朱琳 统筹:邓红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