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四月,黄河文化公园迎来了一场由郑州市新华书店精心组织的研学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历史与自然的交织中,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活动以炎黄广场为起点,研学导师通过生动讲解,带领同学们追溯炎黄二帝的创世传奇。面对着巍峨的炎黄二帝雕像,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百位历史名人像前,同学们驻足沉思,从大禹治水的智慧到司马迁著史的坚韧,从李白醉酒赋诗的豪放到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诚,历代先贤的形象在眼前鲜活起来,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治水智慧与家国情怀的绵延不绝。
拜祖礼仪体验环节中,同学们跟随导师学习传统拜祖手势。导师详细讲解了“作揖礼”“鞠躬礼”等动作要领,并示范了手掌位置、弯腰幅度等细节。同学们认真模仿,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掌握要领,在反复练习中体会着“心怀敬畏、身行恭谨”的礼仪内涵。导师还解读了拜祖手势的象征意义:双手相叠寓意天地人和谐统一,低头俯身表达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礼仪不仅是外在形式,更是中华文明“敬天法祖”精神内核的载体。
日晷实践课成为本次研学的创新亮点,同学们亲手组装日晷模型,在阳光下仔细调整晷针角度,观察晷针投影的变化,验证古代计时原理。当晷针投影准确指向时辰时,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化作了手中可触可感的现实。
邙山地质探秘环节,同学们走进黄河地质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展陈与实地观察,触摸黄河泥沙样本,直观感受“一碗水半碗沙”的生态特征。在母亲像前,同学们聆听治黄故事,被历代治黄先辈们战天斗地、守护家园的精神深深感动。驻足提灌站,同学们追溯现代水利智慧,惊叹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深刻内涵。
通过实地观摩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成果,同学们亲眼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黄河岸边的生动实践,深刻理解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临河广场的露天课堂,郑州市新华书店联合海燕出版社邀请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综合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张尧携新书《我来啦,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我来啦,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由海燕出版社重点打造,系国内首部以青少年视角解码黄河文化地标的科普绘本。全书以“沉浸式研学”为线索,通过三大创新维度呈现黄河文化精髓:时空折叠式叙事。活动现场张尧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传承,让同学们对黄河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诗词朗诵会环节,同学们或慷慨激昂地朗诵《登鹳雀楼》,或深情款款地吟诵《保卫黄河》,在浪涛声中激荡起文化共鸣,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赏花延河健步走活动中,同学们沿着黄河生态廊道漫步,欣赏着沿途的春花烂漫,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互动游戏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将黄河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在欢声笑语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本次研学以“文化浸润+实践探索+生态认知”为脉络,以“文化浸润+实践探索+生态认知”为脉络,实现了五大维度的全面提升:
德:通过拜祖礼仪学习,传承“敬天法祖”的道德传统,在躬身实践中感悟中华文明“仁礼有序”的精神内核;
智:从日晷原理到地质演变,从诗词赏析到图书创作,构建起跨学科知识网络,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体:在健步走等户外活动中强健体魄,在团队中提升协作意识与运动素养;
美:于黄河壮阔景观中感受自然之美,在诗词朗诵与图书市集中陶冶人文情怀,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劳:从日晷制作到环境观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劳动价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郑州市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行走的课堂”理念,让更多青少年在天地大课堂中读懂中国、传承文明,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
记者 苏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