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儿就到此为止啦,你们楼上楼下的今后相互之间还要多体谅、多照应!”近日,郑州航空港区人民法院法官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房屋漏水导致的邻里纠纷案件,避免了邻里之间关系恶化。
李某和郭某系同一栋居民楼楼上楼下邻居。不久前,郭某回家后发现,自家卫生间天花板上有渗水现象,卫生间及其他地方多处屋顶因漏水遭到损坏。后经排查,系楼上李某家装不当导致。双方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后诉至法院。
“这个案子案情本身倒不复杂,但双方当事人关系特殊,且在前期沟通赔偿问题时屡屡发生争执,积怨较深,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恐怕难以有效解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邻里关系也无法得到修复。”查阅过该案卷宗材料,并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法官决定,先通过“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
“刘法官,他只是简单地整修下屋顶,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钱……”沟通过程中,法官发现,李某对因其自身过错导致郭某房屋受损的事实并无异议,但不认可郭某提出的赔偿数额。法官一方面积极引导其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在房屋整修外,这件事对郭某生活等各方面造成的不便;另一方面耐心为其算起了经济账,劝说其充分考虑双方为化解纠纷,在时间、精力等方面投入的成本。
为合理确定损失数额,法官多次与郭某沟通,建议其多联系几家维修公司进行详细咨询,通过市场比价的方式确定屋顶修复等有关费用。
随着双方当事人的分歧逐渐缩小,法官将双方当事人通知到法院,组织双方进行当面沟通协商。从六尺巷的典故到近几年法院判例,法官从情、理、法等各个角度为双方分析利弊、计算得失,引导双方当事人着眼长期相处,互谅互让、和气致祥。经过大半天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履行完毕。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王惠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