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女交警、她是女环卫工、她是女教师、她是女店员、她是女教练……她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她用勤劳的双手净化这座城市、她立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她们撑起了社会的半边天,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畅想。三八节前夕,郑报记者走近她们,用手中的镜头呈现“她视角”,借助AI技术呈现她们对未来的期许。
郑若楠,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警察。希望未来可以与机器人一起执勤。(周甬)
刘茜茜,金水区南阳新村行政执法中队队员。希望未来通过人工智能,站着不走就能巡查辖区所有的沿街商铺。(周甬)
孟博研,永辉超市盛华里店店员。希望通过Ai数据,根据顾客的平时消费习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地图,让顾客能够更便捷的买到自己所满意的商品,从而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马健)
李丽萍,“傲蓝得环境”环卫工人。希望未来放下扫把,操控清洁机器人,美化郑州。(马健)
陈舒,郑州地铁福塔东站值班站长。希望未来的工作更高效,能及时发现问题一步即达,能迅速解决问题,守护市民的出行安全。(李新华)
周冰妍,郑州东站值班站长。希望提供给广大旅客更精细化的服务,方便旅客们的出行。(李新华)
王若冰,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生物老师。希望Ai技术用到未来的课堂。(徐宗福)
李曼,郑州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操教练。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中培养更多的体操苗子。(白韬)
刘孝莉,中铁四局黄河高速三标项目部技术员,希望把安罗高速建成百年放心工程、绿色环保工程——通过AI先看看“建成”后的样子。(白韬)
策划 王河宁 王璇
视频拍摄 白韬 马健 周甬 徐宗福 李新华
视频制作生成 徐宗福